Home Library, Home Games, Home School
文章来源: 网上无名2009-06-26 00:42:59


Home Library

做了一件令自己挺骄傲的事儿,就是建立起了我们的家庭图书馆。

去年举家海归,怕孩子一时不易适应,把他们的英文图书杂志全部运了回来。反正海运,于是也顺便把我认为对国内孩子学习阅读有益的简易读物搬了回来,比如阶梯性的系列图书,还有学校发的open court reading。

果然不出所料,孩子们刚回来那阵,环境变化巨大,心理压力不小。靠着读惯了的一些小书,他们得到了平静阅读逐渐过渡的机会。至于顺带运回的简易读物,在其他孩子当中也大受欢迎。国内虽然图书出版业蓬勃发展,但是商业味极浓,大家比着出版能够为其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图书,可惜缺乏不说教不匆忙的纯娱乐阅读。孩子们争相借阅我们那些内容新奇图画鲜活的外来图书,一面看故事一面学英语。他们来借,他们的家长帮他们来借,我的三个孩子带去学校外借。久而久之,成套的书不再成套,杂志也是七零八落,散入不同人家,已经无迹可寻。还有很多books on tapes,要么就是有书却找不到磁带,要么就是有磁带却找不到书。尽管许多书我们自己已经不用了,可我还是希望能够保存好它们,让有需要的人可以轮换着看。

去学校接孩子,有时看到校园里飞着我们家的杂志书籍,便萌生了这个家庭图书馆的念头。

于是花了不少时间,将他们的书仔细整理了一遍,按照阅读程度和内容性质给它们进行分类,贴上标签,方便查阅。它们整齐明了地站在书架上属于自己位置之后,我开始着手拟定家庭内部借阅规则:
1.      根据阅读量和阅读难度决定归还日期;
2.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续借次数;
3.      在第一个due date之前读完并且归还者,可得一个credit的奖励;
4.      存满3个 credit,可帮同学和朋友借一本书,或者自己同时借两本书;
5.      未经许可自行取书或者不能按时还书者,都被减去相应的credit;
6.      减足3个credit,罚一周不能借阅;
7.      For in-house reading, get permission first, one book at a time, and the book should go back to where it was when it’s finished.

也给每个孩子建立了借阅档案,让他们可以自己查询结束状况,并为下一步阅读制定计划。

这套系统推出不久,到目前为止效果不错。不仅书本杂志整齐有序,而且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如果有同学朋友来借,我也会按照家庭外部借阅的一些要求,厚起脸皮向众人说明并期待理解与遵守。

 

Home Games

关于迷上益智游戏,它的背景是这样的。

孩子所在学校开了第二课堂,设四门课程:折纸、数独、七巧板、魔方。我其实并不热爱这种“全民运动”,因为它的目的往往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学东西在其次,表忠心才是工作重点。所以第二课堂的高潮,是照相——全校师生,人手一个魔方,拍张轰轰烈烈的集体照,就跟万人母乳喂养大行动一样,管她有奶没奶,管它想吃不想吃,重点是她抱着它做喂奶状。反正照相照的是规模,又不是细节。

折腾了一个学期,多数孩子没有学会什么,但却养成一些习惯。举例,见到纸就撕、撕了纸就揉成团、揉成团就称其为赛车、成了赛车就要在地上弹来弹去比赛看谁弹得远。这个游戏发展到最后,已经跟折纸没有关系,甚至跟纸都没有关系了。孩子们的手手总是做弹东西状,见什么弹什么——石子、珠子、橡皮泥、米饭、面条、肉末。。。只要大小合适,能弹得动,它们就会在家里家外四处纷飞。

说到这儿,打个岔,讲讲我们家新交的朋友,凳凳一家。小凳凳是阿小N的同班同学,本来跟我们家孩子关系一般,相敬如宾的普通同学。但是由于两家家长都贪玩,也不爱逼孩子学习,所以在茫茫人海中对上了眼,常常聚在一处,说说学校的坏话,交流一些让孩子少做作业多做游戏跟教条主义斗智斗勇的宝贵经验,逐渐地就成了朋友。家长成了朋友,孩子也就成了朋友。当其他家长在烈日之下带着孩子到处奔波,学钢琴学跳舞奥数围棋学美术跆拳道,我们两家坐在凉爽的客厅里,喝着冰镇啤酒品着生普洱,看着孩子们痛快地玩耍,获得了某种同谋的心安。

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更喜欢第二课堂。别看吾们孩子不爱学习,他们可是爱玩啊!于是,第二课堂意外地给我们的校外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

在第二课堂的推动下,小凳凳率先爱上了魔方,诚心向老凳凳讨教。这老凳凳吧,自从早年学会了如何玩魔方,一直苦于无人鼓掌,不能把手艺代代相传。现在儿子终于自己送上门来,当然就倾尽全力教导。很快地,小凳凳学会了对魔方,只要看见错乱的魔方,就忍不住把它扭整齐。三下五除二,干净利索,酷毙了。

我们家呢?魔方还没学会,就已经成了魔方之家。搞运动么,所以学校要求每人都得有魔方。结果我们家就有了仨魔方。可是魔方的质量很不稳定,三个魔方里头有俩都不滑溜,转起来很累人。又去买新的,一买又是仨。。。买了几回之后,家里一时魔方遍地,蔚为壮观。大侠走过魔方,难免慨叹,说是从小到大,被魔方困扰了几十年,从来就没对出过六面,郁闷呢。

天赐良机。我们跟凳凳家一起去汕头度假,阴雨连绵,被困酒店。大侠得空就粘在老凳凳身边学习。要是老凳凳没空,他就粘着小凳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学会了,并且也像小凳凳一样,看见被打乱的魔方,就有着强烈的将它们对整齐的冲动。所以我们家那么多魔方,却看不见任何一块颜色脱离了自己的位置。大侠甚至带了一个魔方到办公室,每天至少玩一次,以免时间久了忘记怎么玩。这是我的前车之鉴。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也搞过运动,我也曾以一分二十秒的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到现在,就只剩下能对出一面的本事了。

为了玩魔方,我们两家还经常切磋买魔方的窍门,终于从五元至上百元价格不等的各色魔方当中,买到了最好用的一款,十元一个,湖北大厦附近一家小文具店有售。

又过了些日子,当魔方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兴趣点时,跟凳凳妈闲谈,她不慎透露,老凳凳最近在研究四阶魔方!哈哈,这个家伙,肯定是想偷偷练成了好雷我们一下,想得倒美。听说了这个消息,我回家就催促大侠,让他也尽快动手:“要是你先研究透了,你就是专家啦!咱哪天去他家,看他对着新魔方苦思冥想,你可以显出漫不经心的样子,从他手里把魔方拿过来,三转两转,成功!你想想你想想,老凳凳这种人,肯定得对你羡慕加嫉妒啊!你知道么,有一天,他死活做不出来的一个数独,被他老婆做出来了,他竟然气得一天没跟他老婆讲话;还有还有,我在他们家喝酒,喝多了点儿,借着酒力把他们家从买回来就没搭起过的积木金字塔给搭出来了!他嫉妒,非说我的搭法有问题,不严丝合缝。明明是他们家买的玩具质量不过关,还耍赖!好不好嘛,求求你了,快练练四阶魔方,练好了咱去雷他。”

“虚荣”,大侠不屑地瞥了我一眼,自去忙他的。

我还不死心。去儿童世界,看到一个魔法柜台,又张罗着给他买四阶魔方或者变形魔方,再次被他拒绝。他说,三阶魔方才是他自幼以来的心病,现在已经医好了,才不自讨苦吃去学什么四阶和变形。我只好悻悻地给自己买了一套魔术道具,准备靠自己的本事去雷人。 

买了魔术,告诉凳凳妈,她得意地说,他们家也有一套,而且比我买的这套还NB,只是还没来得及仔细学习。边说,眼珠边打转,我就知道,她要回家去把魔术翻出来加紧练习了。哼,不能够,看来我光靠魔术不行,还得有别的,毕竟他们家实力还是有一些的,不好掉以轻心。记得有回在他们家喝酒,说起香港尖东那家科学馆,里边有很多动手操作的智力游戏。凳凳妈立刻骄傲地拿出几件木质立体拼图,就是科学馆的那一类,很令我嫉妒。我没有玩具,只好给他们出了几道智力题,大家算是棋逢对手,从此时常探讨类似游戏,乐此不疲,而我的心里,也种下了去淘些类似宝贝回来的种子。

打听了一下,知道深圳有几个玩具市场。挨家去看,还是笋岗的最好,够大够齐全,只是远了一点。那里头铺天盖地在卖的,多半是些工艺粗糙的喜洋洋,被印在游泳衣上救生圈上毛公仔上铅笔橡皮文具盒上扇子玩具手机套上,不一而足。我钻来钻去,终于在拥挤的“喜洋洋”和“爆丸”之间,找到了一间小店,门口也是色彩斑斓的幼儿玩具,不过在旮旯里,灰尘下面,刨得出一些东西,如下:

 

介绍一下,图中有九连环、汉诺塔、五面体索玛块、四巧板、神秘宝盒、孔明锁、四色俱全、米卡多棒。ziploc袋子里那一堆,本来是五面体。可是我一拆散,就立刻成这样儿了。幸好大侠在它们散架之前赶着照了一张相,否则它们的命运,就只能被用来当柴火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个Mikado Spiele,主要是可以很多人一起玩,简单有趣,不少人小时候都玩过。纯游戏,玩起来大人都变成了孩子,不必思考什么压死人的大命题。于是买了二十盒,送给各路朋友:

 

 


这是那个拆开了的神秘宝盒,据说很难打开,其实并不难,让我挺失望。

也给自己买了两个小玩意儿,一个是假面包,不论摸上去还是闻上去,都跟真的一模一样:

这个手机盒子,大家都说很快会成为垃圾,因为太占地方,十分碍事,呵呵:

 

这些玩具,虽然很多三无产品,我也不介意。没有说明书,反而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更何况说明书和破解方法,如今在网上是很容易找到的。

当天晚上,以烧烤为诱饵,迫不及待邀请凳凳他们来玩。果然,小凳凳被我这些新玩具迷得乐不思蜀,我成功了!他们临走,我又语重心长地督促他道:“小凳凳,这下你可得要加油努力了。回家好好练习魔术,这个周末跟阿姨家的小朋友较量较量,怎么样?”

“啊?什么魔术?”

“你爸爸妈妈竟然没告诉你?你们家有很棒的魔术道具啊!哦我知道了,他们老让你早早上床睡觉,肯定就是趁你睡觉的时候,偷偷练魔术呢。”

“那我今天晚上就不睡觉了!”小凳凳气急败坏地宣布。我hia我hia我hiahiahia。

但是我高兴得太早了。很快我们发现,我买的这些玩具还是太简单,没两天就一一被我们攻克。无奈之下,我又去了趟玩具市场,买回一堆新的东西,如下:

介绍一下,图中有三阶魔方、四阶魔方、变形魔方、球形魔方、华容道、智慧珠、解锁七件套、七巧板、智力球。给大侠的任务一个特写: 

另外小珊托我给她买一套kuhhandel带回美国。商店找不到,我就在淘宝网上给她买了。顺便给自己也买了一套,这两天就到货。有了这些玩具,我觉得生活美好极了。

 

 

 

 

Home School

最后一个动向,就是我已经给三个孩子都注册了A Beka的Accredited Homeschool Program。教材已经寄到,我会很快开始尝试在家里教他们。

对于我们全家,或者说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这无疑都是一个重大的决定,远远大于建立一个家庭图书馆或是投身于益智游戏。不论是它的背景原因,还是我将要进行的尝试过程,还是尝试的最终结果,都很复杂,也很有趣。仅仅在这个下决心的过程当中,我就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感觉受益良多。等到将来有时间,我希望能够比较系统和详细地记录homeschool的经历,包括此前同朋友之间的一些探讨,以及我个人的挣扎。目前太忙,在熟悉系统,自我装备,实在没有时间和资格来分享什么。只写几句话,作为对自己的鼓励。

一位homeschool两个女儿多年的朋友对我说,学习知识和教书育人,都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她的说法,对我下定决心起了关键作用。

我们越爱孩子,就对他们的一切越容易患得患失。焦虑的老师家长,往往会告诉孩子,今天所讲的内容,你一定要好好掌握。一旦错过,永远错过,所以你必须百分之一百用心听讲用心学习,丝毫不能怠惰。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个古老的说法,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担负的巨大压力,让我们为了孩子做不出一道算术背不出一段课文默不出一个单词而大呼小叫。

然而学习真是这样子的么?他们今天学习加法,明天还会学习加法,后天还会学习加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况且就算真的错过了什么,又怎么样呢?

要知道,错过是人生的常态,所以我msn上的签名就是:You can not have everything.  Where should you put it?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学习,得到,或者失去。想明白了这一点,才容易将心态放平和,放松地面对每一天的课程,让这个homeschooling的经历,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值得珍藏的美好记忆。而且即便是不homeschool,也有必要常常温习这个道理。

自从有了不再送孩子去学校的打算,我的身边就充满了质疑,我的心里也不乏恐惧。没有人知道我能否坚持,甚至能否真正开始。我会把它放在祷告里,至于具体的发展,就to be continued吧。至少我相信,不论下一步如何,我曾有过一番对于学业发展与价值体系建立之间相互支撑的思考,都不会是枉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