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 “全职母亲”的“职业标准”
文章来源: 云易2010-02-17 12:44:29
前几天的关于美国全职母亲一文,得到了很多鼓励,也有很多批评。好多人认为全职母亲并不一定好。比如封建社会,都是全职,但结果并不理想。

至于封建社会的母亲是不是都不称职,我们在此暂且不做深入的讨论。但这个问题至少启发了一个事实:全职母亲决不是人人都能称职的。而不称职的那些母亲,不要说全职,我认为兼职都不行,有些还应该被剥夺抚养权。也就是说,做母亲,并不是是个能生孩子女人就能做的事。

那么“全职母亲”的“职称条件”究竟是些什么?物质上的条件,当然不能没有。一个没有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人不可能幸福。但这个我想对多数人也不是很难达到的,也是多数人都理解的。在此我想强调的是一个最起码的条件 --- 其实也是女人的天性 --- 母爱。

既然是天性,那就是人人都有的了?事实却不那么简单。首先,是如果是真爱,母亲是很难做到和孩子长期分开的,但我们很多中国母亲很容易就做到了;其次,我们中国人有个很重的传统意识:传宗接代。所以中国人生孩子,好多都是为了自己的父母而生:为了他们能抱孙子。于是,在这种生孩子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动机下,“爱”,对孩子的“需要”,就是很难保证的事了。

我们中国人还有一种和全世界的人种都不同的一个特性:隔代相亲。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可能好一些,之前出身的中国人,好多都是送回乡下给爷爷奶奶们带。很多被这样带大的人可能会有一个相对共同的感受,就是童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日子最幸福,回到父母身边反而拘束。这说明什么?我认为这说明父母的失职,或者不称职。这种失职的父母,其实最好就一直失职下去,让真爱孩子的爷爷奶奶们一直全职下去。但不幸的是,爷爷奶奶们都很快走了,让孙儿孙女们在小小的年纪就体会了失去最亲最爱的人的痛苦!所以把两代人的感情让给隔代的人,是不符合人的天性的!

其实很多爷爷奶奶带孩子的确都尽心尽力,比正在做父母的儿女带得还好,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到这把年纪才认识到孩子有多么可爱。是的,孩子是可爱的,纯真的,是喜怒哀乐都无须掩饰的最真实的人类原型,是给女人的最大的礼物。而这个认识,我认为应该是在人的生育年龄时期认识到才更符合人性的自然。而我们中国人似乎太忙碌于一些功利性的事物,无暇体会这个人的生命创造之美,该带孩子的时候不带,不该带孩子的时候又来越俎代庖,由此造成这个“隔代相亲”的现象。所以这个现象,绝不是什么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尊老爱幼”的精神文明现象,而是中国人的人格素质整体亚健康的标志。

所以,写完了前面的“美国全职母亲”一文,我发现,我的真正目的,是想鼓励我们中国女性对孩子的“爱”,而不是盲目的投身“全职母亲”的岗位。因为,虽然你是母亲,但如果你不爱自己的孩子,那还真不如把孩子留给爱他们的人:或者爷爷奶奶,或者养父养母。

生儿育女,绝不是简单“传宗接代”,而是爱的劳作。生养一个人,不是生养动物,而是要让这个人享受人生的幸福:爱,创造力等等人生奇迹。再说,中国人早已人满为患了。所以,如果没有“爱”,女同胞们,我们最好不要把孩子带到这个拥挤的世界上来受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