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肥皂头“想起的旧事
文章来源: 陈默2015-04-11 07:02:14
早上起来,把衣服洗上,再搞搞卫生。

看到一些“肥皂头”(用剩的小块肥皂),我找了一个大口瓶加水泡上。现在都用洗衣机,但小件内衣我还是手洗,或者先搓几下再机洗。所以洗衣皂还是常备的。喜欢那种上海出的透明皂,可惜这里不是总能买到。

我并不是又节俭又会过日子的人,怎么连小肥皂头都不放过呢?我觉得那一刻我是想到小时候了,一种怀旧一种习惯吧。

说起小时候,和挨饿受罪的苦孩子们比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当时的年代,能吃饱饭就算好日子了。江南怎么说也算富裕的,而且,我们家那阵子住在郊区的大学校园,附近农民们时常偷偷溜进来卖点自留地的果蔬或是鱼啊蛋啊豆腐啊。学校的保安也眼睁眼闭,他们的孩子们也指望这点额外的东西增加营养不是?

所以呢,在我的印象里,鸡蛋是家里的基本营养;精瘦肉排骨什么的不大吃得上,因为不仅要凭票,而且要开后门或是凌晨排队才能买到;猪肝倒是常吃,好像是大家觉得不合算(大概也得要“指标”,还贵,还不经吃),我父母就捡漏了;鲜鱼和活鸡在自由市场可以买到,因为贵也不能常吃,但时不时还是会买的。家里炖鸡汤的那个香味啊,至今还记得。

我们家当时饱受冲击,妈妈受到父亲的出身牵连失去工作。单收入家庭,父亲又时不时被拎出来斗或被踢到干校劳动,日子颇为艰辛。我还小,不记得什么了,不过家里战战兢兢紧紧巴巴的气氛还有点印象。

爸爸是家里主事的,如果他在家,洗衣做饭照顾孩子都包了。印象里爸爸周末洗一家的衣服被单,小肥皂头都被他捏在一起“再生”成大块肥皂,太小的就泡水再利用。炒完菜的油锅他都要把自己的饭倒进去“塌一塌”,这个习惯延续多年,后来我们说太不健康了,他才放弃。牙膏快用完了,他会用筷子“擀一擀”,一点也不浪费。

要知道,爸爸可是大少爷出身。前不久我去加州看望小爷爷,他们叔侄只相差两岁,从小一起长大。小爷爷告诉我,他俩48年在南京我亲爷爷家里长谈一夜,结果,两个年轻人,一个中央大学学生(我爸爸),一个政治大学学生(小爷爷)选择了不同的人生。看到小爷爷顺遂的一生,想到我爸,真是悲从中来,一夜无眠。

扯远了。再说小时候吧。

我爸不在家的日子,我妈就赶鸭子上架。她身体不好,家务不精,照顾孩子就一个原则:营养和安全第一。七十年代初中期,环境稍有宽松,大院的阿姨婶婶们开始从牙缝里省钱置办“几大件”,或是给自己添点的确良衣服什么的,我们家里什么都没有,家具都是公家配的,衣服都是打补丁的。妈妈把所有的钱都拿来给我们两个孩子吃。妈妈说我哥哥正在发育,我是幼儿,都是打底子的时候。

我们兄妹两长大后个子高、身体好,要归功于我父母。我少年时期比较黄瘦,我妈老自责她做饭不好吃,可能我营养不够。其实我体质一直相当不错的。黄是天生肤色如此;瘦是自己没长好,该像个鲜桃子的时候没有喧腾起来,现在不是喧乎了吗?想瘦都瘦不了。

小时候一家人胼手胝足渡过艰难时光;后来日子好了,父母也老了,依然舍不得享受。或者,如我妈妈说的,心里已经忘记如何去享受了,身体也不足以大肆享受了。我离开了家,日日相依的天伦之乐也求之不得了,想到这个,我心里就说不出的惆怅和难过。

最后一次探亲休假时,父亲那年身体反反复复,但总的说来还好。记得有天洗澡后卫生间地上有点积水,他还去扫(这几年家里一点家务都不让他做了,怕他摔跤),我连忙阻止。他说“你们在美国条件好,这里比不上但也得干净啊,不然你们不习惯假期就过不好了”。唉,爸爸心里总是想着孩子。

还是那次在家,为一个小事,我说:“啊呀,都怪我!”爸爸说:“怎么能怪你呢?你是我最爱的小女儿啊!”当时我挺吃惊的,爸爸虽然对孩子们很好,也会夸奖我们,但这样把“爱”字大声说出来,还是第一次呢。我当时情不自禁把脸贴着爸爸的脸蹭了好几下,还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大口。这么亲热,也是我长大后第一次。以前最多见面或告别时拥抱一下,在后背拍拍而已。

后来想起,心里总是酸酸的。是不是爸爸当时有什么预感?我真恨自己愚笨,为什么没有感知到?

爸爸最后两年心心念着的是:“我会好好的,我要让你哥哥父母双全过六十岁生日;让你父母双全过五十岁生日”。可惜,他老人家没有如愿。

我哥说他从此不会再过生日了。去年生日他都没让他女儿回家,说太伤感。不过,我想说服他,等我们分别过50、60这两个大生日的时候,就算静静的不再庆祝,心里也要好好的。我们一家人曾经有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即使那些困苦,一起走过也不觉得苦。何况,和很多更苦更难的家庭相比,我们好多了,我们的父母也把风雨给我们遮挡得够严实的。我们得好好过下去方才不辜负他们。

今天天好,一会儿我出去走走。下月要回国看妈妈了,盼望中!

祝大家周末愉快!

(后记:这个周末天气晴好,按理说不该提及这么沉重的话题,让很多心有同感的朋友们难过了,抱歉!

我是早上想到就记录下来了,中年之后很容易忘事儿。

谢谢很多朋友的跟读和安慰。网友小二哥跟贴说:“累瓦结绳说旧事,眷眷天恩只默陈”,难得他这么有心把我的系列和网名用上,也贴切地陈述了我的心思。

去国离家时,我们憧憬的是锦绣前程无限风景,年轻的我们和壮年(或者刚刚老年)的父母大概也没有多想二三十年后面对分离的无奈和失落,甚至残酷。

接父母来玩玩,或常回家看看吧。和国内亲人协力合作,把父母的老年生活安排妥贴。把自己的家庭和财务安排好,需要时可以离开工作一段时间,或早点退休,陪伴他们。这是我目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