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你是一条鱼,终于对水死了心。。。悼姜岩
文章来源: 烟丝霹雳纯2008-01-21 19:24:15
看了姜岩的悲剧,最近一直很郁闷。。。姜岩是70年代的人,该和我们的年纪相近。姜岩在北京生活,是我们坛子里很多朋友熟悉的环境。。。

然而是何等道德的沦丧,才会使其夫及其夫家如此逼迫一个女人选择了这样的绝路。。。却不是我能理解的了。。。

我是从下面的链接,看到这个女子人生最后两个月的心情日记的,据说,这日记还在她的blog里面。。。实在无言。。。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094240.shtml

转一篇网友的帖子,算是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一个朋友的一种悼念吧。。。

--------------------------

你是一条鱼,终于对水死了心
   ——悼姜岩
  
  
  李碧华在《胭脂扣》形容最后惊见十二少的衰败而黯然离去的如花时候说:她像一条鱼,终于对水死了心。这是我所见过的对于绝望到极致的最刻骨的描写。而今天,看到从24层高楼飞身跃下的姜岩,令我再次想起了这句话。
  就把这句话送给她,连同我沉默的文字和哀悼。
  
   一
  
  姜岩不是死于不被爱,也不仅仅是因为惧怕被一个男人抛弃,她是死于绝望。
  绝望于内在的痛苦的不断加压。
  看了很多同事朋友悼念姜岩的文字,可以感觉到在人生的倒计时里,姜岩丝毫没有表现出来自己所遭遇的事情。就是这种对自己尊严和体面地捍卫,这种无法渲泄的内伤,不断地把她往绝路上推。也许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所赋予并固定的尊严令她敞开自己的痛苦和失败,教育阻隔了她用原始的方式在这样的事件中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悲哀。
  她不想变成笑柄。现在的社会,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假使她像祥林嫂一样的选择四处哭诉,那么必然有人同情,有人不屑,婚姻却未必有结果上的改变,就像我们通常可见的若干版本。她应该很明白这样的程序,这样的结果,她不要变成那样。她太爱自己了,想必她也痛恨自己有过的失态和无法控制的愤怒,她不愿意在一个已经不爱自己的人面前表演自己失去常态的一面。她倔强的坚持,只是,悲哀的是,在经历了所有的煎熬之后,她还是没有能够自己走出来。
  她的死并不比抱着农药瓶子上法庭,对法官说:“你要敢判离婚我就死给看的”女子更偏激,也不比泼第三者一脸硫酸的女子更怨毒。她的死不是报复也不是谴责,只是一声微弱的叹息。她并不希望审判任何人,她只想和自己较劲。
  
   二
  
  她不想把婚姻变成人世间最庸俗的闹剧,然而她绝望的发现,自己无路可走。
  其实我们好好的想想,女性在面临这样的命运的时候,到底有多少道路可走呢?曾经我们被教育要珍惜爱,珍惜婚姻,然后我们认真经营感情,善待婚姻,后来我们又被告知在面临背叛的时候自尊的女子要速速放开,不要纠缠,优雅转身,于是我们隐忍离去,自我疗伤。不甘心的,去闹,去抗争;激烈的,去打,去报复。然后不是变成怨妇就是泼妇,被人鄙夷。
  是我们错了,还是社会错了,是谁封死了我们所有的道路,什么时候社会的道德底线已经无法保护一个普通的婚姻,那些美德已经沦落成自己我伤害的锐器?
  很多人说姜岩太无能,死也应该带着对方一起死,或者用极端的手段去报复他们,然而就算如此又怎样。一条鲜活的生命,最后换来法制栏目中真实的案例,然后主持人在结束说上一句:“希望大家都要充分在这样的事情中引以为戒,珍惜生命,遵守法律”,这样,就更有意义了?
  所以,姜岩的绝望并不仅仅是因为被一个男人抛弃了,她是感觉被这个社会抛弃了。她无法用自己的阅历、信念、经验来解读自己的遭遇。她看不清自己今后的道路,她不希望看到自己亲手解体自己无辜的婚姻,她的愤怒和不甘也没有办法通过正面的途径被人理解。
  也许,她知道自己遭遇的痛苦是这个社会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种,可是她也很羞愧的知道这微不足道对她却是最强有力的打击。她自责,茫然,徘徊,最终没有逃过死亡的诱惑。
  姜岩的心理历程也是现代很多知识女性在遭遇背叛的时候的缩影。除了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死亡,但那种被压抑着、束缚着,无力表达真实意愿,在痛苦中艰难再生的心路历程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要再去责怪姜岩的软弱,不是所有活着的人就是勇敢,选择死亡的就是弱者,姜岩那纵身一跳,就不是有些人能够做到的。我们更多的人,因为怕死,只好无奈的活着。
  死,终究是不对的。但是,死亡是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唯一公平的事情,姜岩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在所有的不公平之间为自己找到了公平。
  
   三
  
  姜岩不幸遇到了一个道德观念远远淡薄于自己的丈夫和夫家,最终,她绝望于对人性的困惑。
  她丈夫在背叛她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个人在道德观念和婚姻态度的巨大缺陷。如果说,其人的背叛行径是从她正面而来的一刀,那么其在要求离婚期间所有猥琐和龌龊的行径,那种嘴脸大变之后的绝情决意,人格上暴露出来的卑劣,则是从背后给予她的最致命的一刀。
  我以前写过:所以,在出轨的故事中,最让人寒心的不是背叛,而是这种人性的丑陋和无耻。最悲凉的不是丧失了一个人的爱情,而是眼看着这个人为了情欲变成了你一个不认识的会撒谎和背信弃义的人。出轨最伤人之处也就在此,它会消灭一个人对于爱情和人性的信念。
  这段话在姜岩的故事中同样适用。
  他丈夫逼得太紧了。没有多少女人能够忍受这种羞辱。背叛不是死罪,又缘何表现得如此凉薄?不爱妻子也不可强求,可如此需要这样迫不及待携新欢庆祝?我想,姜岩一定千百次的问过自己,也千百次的找不到答案。
  这种在面临巨大变革的时候被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态度沉重打击的遭遇,更远甚于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打击。
  从姜岩对于自己身后事的安排和对于朋友父母的眷恋上能够看出,她是一个就算死亡也无法改变掉她执著,具有责任感的人生态度的女子。死亡都没有让她放弃一贯的作风,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她都没有选择放纵自己一次,这是多么深入到生命极致的一种修养。这样的人,你让她如何能够理解她丈夫这种追逐感官刺激,出尔反尔,绝情冷酷的态度,如何能够接受这样的变故。
  他们不是一个世界中的人,注定无法相互明白。一个是被情欲冲昏了头脑,急于摆脱婚姻的束缚,为了达到最快的速度,减少麻烦,所以对妻子摆出最冷酷的嘴脸;一个是为人做事力求完美,讲求责任,对待婚姻态度认真,所以无法理解那样的行为。
  先否定了自己对于丈夫的感情,然后又否定了他的人品,她怎么会爱上这样的一个人,她一定觉得耻辱和难堪。在这样双重的失败下,她最终选择了自我惩罚。
  
   四
  
  这样的死,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不值得的,然而,对于人生,每个人的信念都不同,忍耐程度都不同。姜岩恰好是更重视精神的那种人,于是她绝望于人生信念的倒塌。
  姜岩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也很有才气,她的文字尽管流露出死亡的灰暗气息,但是依然清新优美。这样的一个人对于人生一定有很多自己的认识和美好的期待。她不是简单的在生活,她很努力的在体验,在追求精神上的提高和升华。
  很多人都说了,过分高洁是姜岩骆驼背上的第一根稻草。的确,这样的性子令她不能接受过于真实残酷肮脏的现实,她说服不了自己在这样的世间勇敢的活着。最坚硬的东西其实很容易折断,她被自己经历的婚姻中背叛所带来的不堪和猥琐吓倒了。
  最后的日子中,姜岩一定在不停的盘点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她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她徒劳的四处去抓,却没有可以抓住的东西。
  可以想象,在60几天精心策划的过程中,死亡,这一最终的结局,是以怎样体贴的面貌在诱惑着她。一个无法渲泄自己痛苦的人,一旦动了死这个念头,那么她就会始终不断地强化它,她会对自己说,只要那样,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就会解脱了。不可否认,这个时候她的心理已经生病,她就是一个绝症病人,欣喜地,等待着躯体摆脱病痛的那一天。
  对于绝望的人,最惧怕的就是这种宁静的,心无旁骛的专注,如果哭哭闹闹,只怕还能有一丝不甘,一点留恋和一份转机。
  
   最后
  
  曾经我以为,一个人活到三十岁就基本可以修炼到刀枪不入了,现在姜岩告诉我们,只要你有一颗柔软的心,就很可能在这个道德观念不断沦亡的社会中被推上绝路。我们只有变得更现实,更冷淡,更市侩,才可能保护自己在枪林弹雨中来去自如。只是,不死的我们,终老的我们,真的活的像一个人了吗?
  姜岩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人们为她讨还正义。没有比她的死亡更大的抗议和更强烈的震撼,能做的,能表达的,她都用自己的死亡做到了。然而,姜岩的死也绝不是毫无意义的牺牲,她提醒我们该检讨一下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的道德环境了。否则,走了的是一个或者几个姜岩,心碎的,绝望的,艰难的活下来的那些姜岩谁能看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