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間 眞章乃見
文章来源: 萧冬自留地2006-11-27 02:02:39

                       
                                                       2006年 1月13日

           新年伊始, 一条矿难的新闻上了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西佛吉尼亚州萨哥煤矿2日发生爆炸,4日凌晨一度误传出12名矿工生还的消息。三个多小时后, 证实他们已经罹难。生死之间, 一日数变, 引发美国媒体上演了一场新闻大战。而华人自然而然会联想到中国频频发生的矿难, 其间的种种类似的和不类似的故事与现象, 让我们感叹, 让我们咀嚼。        
            其一, 此次矿难, 最令人动容的, 是矿工们在诀别之际, 所留下的几张便条中都大同小异地写着, 他们没有受苦,他们只是要到另一边去睡觉了。他们将死亡当作一次长眠,把永诀视为一次远行。如此从容,如此平静, 使生者得当最大的籍慰。联想到中国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发生16名矿工遇难事故时, 矿工聂清文临终前写下的是给他母亲和朋友的欠条。中美矿工用不同的语言, 留下内容不同的话语, 但在生死之际, 同样体现出一种对生者的责任和感情。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行为, 将一次悲剧升华成一次人性的英雄礼赞。 生死之间, 人性的真章乃见。
           其二, 从美国的矿难, 成为头条新闻就可以看出, 美国的矿难十分罕见。而在中国, 类似规模的灾难已经使媒体和读者麻木。中美是世界上位居前两名的产煤大国, 但矿难的发生率却有极大的区别。根据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督管理总局的数据,2005年中国发生煤矿事故近3千起,死亡人数达到5千4百多人, 占全球的80%。中国每年生产百万吨煤的矿工死亡人数是美国的一百多倍,南非的三十倍,比印度高出十多倍     
           中美两相比较, 首先在技术手段和劳动生产率上有差距。如美国煤矿已经大量采用遥控的连续采煤机和自动运输带, 危险性大为降低。而大量的中国中小煤矿, 还是采用千百年来的镐和铲挖煤的原始技术。其次在监管上有差距。在20世纪初, 美国的煤矿事故也曾居高不下, 1907年一年就死了3242人, 从那时起, 美国开始重视安全生产, 尤其是随着1968年《联邦煤矿山安全与健康法》的制定, 矿山安全与健康局的建立, 使美国煤炭行业事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在1993-2000年8年间, 甚至未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
            中美在技术安全监管上当然存在差距。然而, 中国最严重的问题出并非出在技术与监管的水平上。夺去中国那些可怜的矿工生命的,不仅是冒着瓦斯的矿井,而且还有比煤更黑的“官商勾结”的黑手。有关官员因利益驱使,对安全问题监管不力,成为了中国产生“血煤”的最重要原因。如果不采取坚决手段加以遏制,听任矿难背后的这种“裙带资本主义”的蔓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它将会吞噬二十年发展的成果。矿工的生死之间, 其实真实地暴露了中国社会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对此, 我们已经在本栏目“矿难不减 国难不远”一文中探讨过。
             其三, 在矿工的生死消息的新闻大战中, 各种媒体的表现也一见真章。当12名矿工遇难的消息传来时,已经是美东时间凌晨3点。几乎所有在美东出版的主流媒体,包括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报》, 都在头版头条赫然登出矿工生还的消息。
             而一些中文媒体,包括其美东版,都正确而详尽地地报道出矿工遇难的消息。这说明,少数族裔媒体,在新闻敬业与专业方面,并不落人后, 华人媒体有着主流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报道自己母国新闻,华人社区新闻时是如此,在报道美国新闻, 国际新闻时, 也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和专业的精神。
        这些, 就是这起矿难中, 矿工们生死之间所留给最真实故事, 和所引起的有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