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科学家的悲哀
文章来源: 润涛阎2010-01-28 20:54:25

华人科学家的悲哀

润涛阎

1-28-2010

科学产生于西方,由于近代中国科学的落伍遭到了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欺辱,中国人从上到下得到了共识:科学是伟大的,把一生献给科学事业是值得自豪的壮举。那么,如何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钻研。

所以,即使到了海外,中国科学家当然也包括工程师、电脑编程师就像钻井的钻头,头朝下猛钻下去。由于现代科学需要更加广泛的知识,这些中国“钻头”们要是早生几十年那一定会有很多李政道丁肇中等诺贝尔奖得主。

当看到没有机会拿到诺贝尔奖的“钻头”们不得不承认现实后只好把“钻研”当成一个饭碗。幸好有了网络,他们可以到网上打发业余时光。由于这些人从小学开始直到中年,从来就没有在文学领域涉足过,文学细胞在脑子里根本就没发育出来,上网也只是看看八卦新闻,林志玲了范冰冰了。所以,在中国特色的考试、升学、以及“钻研”精神的教育引导下,这些人的大脑被严重狭窄化,他们成了“钻井的钻头”后,脑子里只知道 100 米深的地方是沙子, 500 米深的地方是岩石, 1000 米深的地方还不太清楚。您要是跟他们讲其实离他们的“洞”不远处就有一棵大榕树,树上的鸟儿在雀跃,树下的松鼠在嬉戏,天上的燕子在穿过云层,他们一听便堵耳朵,不理解你说的那些东东有何价值。甚至你告诉他们离他们一米处就有一棵蒲公英,他们立刻大怒:你胡说八道!我这里都是沙子和泥巴!

然而,性荷尔蒙倒是照样分泌,所以,他们一生只干一件事:打洞。在办公室“钻洞”美其名曰“钻研”;另一件就是在床上。

他们在网上不会读什么文学作品的,根本享受不了优美文字对心灵的触及和诙谐幽默对精神的提振。只有当看到你写一点与科学有关,你接近了他们的“洞口”的时候,他们才精神大振,立马披挂上阵,磨刀霍霍。由于西方科学已经发展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八股文”地步,他们每天看到的论文都是“科学八股文”,一下子看到你用文学作品谈论科学 --- “洞”里边的事,他们便理所当然地认为你大逆不道。你必须用他们那“洞”里边习惯了的八股文方式写,比如,必须给出文章出处、不能有诙谐幽默文字、必须说明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文献索引。

您别以为润涛阎在调侃,这可是最近发生的真实故事!我写了一篇诙谐幽默的文章,由于调侃科学“洞”里边的东东,就是把洞里边的岩浆跟外面的石子掺和一下,但考虑到毕竟是在“文学城”贴文章,属于“文学”范畴,不能写成“科学城”的文体。然而,几位钻洞的“洞人”一看,立马火冒三丈!非让我不得不写出第二篇文章。等第二篇文章写了出来,“洞人”立刻给出一点点认同:“你终于给出了文献链接!”令你哭笑不得。对第二篇的谴责声几乎立刻消失了,剩下的杂音还是对我第一篇的耿耿于怀,尽管我第一篇已经删掉了。可这些钻洞的“洞人”们最后也没搞明白:其实他们要是承认了第二篇,第一篇的文章内容是一回事!哪怕第二篇里没有谈妓女的故事,其理论基础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地方只是第二篇再也不应该在“文学城”贴出了,我自己都认同那文章不应该被导读,因为那不是“文学城”的文章了,而是“科学城”的文章了。

还有一个话题。有不少钻洞的人愣是搞不明白:润涛阎你为何花功夫写博客?一分钱的稿酬都没有啊!

其实这部分人不知道:对于第一代移民华人来说,多一个少一个教授、工程师、电脑程序员甚至商人都无关紧要,而大家或多或少要迷恋中文网络。给第一代移民华人贡献一点精神食粮,其作用是巨大的。虽然自己没有报酬,但人生不能看得那么浅薄。钱,是很重要的,但这个世界上也有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业余写作,毕竟让很多第一代移民有了很好的精神食粮,有的人读了文章,说不定还有生活方面的收获呢。知识是力量,也是提高智慧的源泉。有的人读了好文章获益匪浅,比几十年读的书本知识收获还大。所以,这种为很多人做奉献的网络作家对第一代华人移民来说,已经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很多人花钱都买不来的。

要说所有的钻洞的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也不是真的。有的人就愤愤不平:我比你润涛阎发表的科学论文多,我挣的钱比你润涛阎多,为何你有那么多粉丝?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您把您的业余时间放在了您的个人利益上了,而润涛阎把业余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贡献给大家了。诚然,如果说美国前几百名大学里都有不少中国人的话,那可以大致这么说不太离谱:在美国前几百名的大学里,你几乎找不到一所大学:在这个大学里没有一个人知道润涛阎的。

原因很简单:这么多年来,每个大学里总会有一个两个的中国人读过润涛阎的文章,毕竟润涛阎的文章所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那些钻洞钻的很深的科学家,即使发表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论文,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读,就英语发表的科学论文统计结果表明,每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其引用率低得吓人,连 3 篇都不到。但您的论文毕竟使您得了利益上的好处。甘蔗没有两头甜。

至于有的人对无私奉献写博客的人不感恩,比如天天都在读我博客的人,不仅对我的无私奉献不感激,还要骂骂咧咧,说穿了,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提到教育,必然涉及到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么多天天“钻洞”的“洞人”怎么还不如上一代留学生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大呢?比如,李政道 32 岁获得诺贝尔奖,可 30 年来的留学生多如过江之鲫,有的都快退休了,依然没有几位这样的杰出人才冒出来呢?我对这个问题有过探讨。我把一篇旧作附在后面。其原因之一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过度狭窄化了我们的大脑。

我曾经在一网站开玩笑说,等我死后,会有润涛阎文学研讨会。说完,一位网友跟贴说:不用等你死了,我们麻省理工已经成立了“阎迷会”,有会长和秘书。大家探讨的内容就有:“哪篇文章是润涛阎的代表作?”“润涛阎是怎么成为多面手的?”

对第二个问题,我自己思考了很久。对照那些“钻洞”的洞人,他们的大脑的过度狭窄化使得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涵义而获得了“生存”的本能。也许他们可以挣很多钱,也许他们在科学上把洞钻的比较深,但社会的发展表明:中国人,不论是这一代还是下一代,都应该考虑“生活”、“生存”、“存活”这些问题了。

朋友问我:“润涛,听说你俩孩子都学文科,老大学的竟然是政治经济学,在美国她们能找到工作吗?她们的数学很好,干嘛要她们学文科?”我听后无言以对。孩子,学什么是他们自己的事。当父母的,连建议权都没有,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在美国,即使学医学、法律,都要先读大学,然后再进入“洞里”深造。中国人常常抱怨这样多么浪费金钱与时光。我的前后左右几个邻居,有医生、律师、工程师,周末在湖边上画画,个个都非常棒。谈起话来,诙谐幽默。人,不应该是一个挣钱的机器。华人科学家,大多数人等到老了,回想一生,除了那些早已过时的论文,什么都没有,当然,有豪宅名车。精神上什么都没有享受过,尤其不能在精神领域给别人作出奉献。这不仅仅是遗憾,也是一种悲哀。因为这种人即使在网上看别人写的文章,也很少有精神享受,脑子里第一个要知道的不是文章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而是其观点是否对自己有利。对自己不利的,甚至不合自己口胃的,立刻怒火中烧。这样的“钻头”科学家,他们存在的本身,难道不是社会的悲哀吗?



附旧作:《存活、生存、生活-----如何教育孩子》


润涛阎


首先,需要给出概念的定义。

存活(survival)---是指在逆境或者残酷的环境中活下来。比如,在干旱贫瘠的山上种植樱桃,一万棵树苗只有两棵活了下来,这“存活率”就是五千分之一。唐山大地震、南京大屠杀、毛泽东时代的地富反坏右,活下来的人都属于“存活率”很低的幸运儿。

生存(living)---是指虽然有死亡威胁,但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大,只是活得无比艰辛。

生活(life)---在生存的基础上,享受着广泛的乐趣。

在当今的中国,由于孩子们的家长大多经历过了“生存”竞争甚至在大饥荒年代勉强幸运地“存活”下来,对于自己下一代的教育第一考虑的是要让孩子有“生存”本领。根本不去考虑孩子们“生活”层次的内容。

要让孩子有“生存”的强大本领,就要训练他们去集中思想、去专注。

但是,一旦头脑非常专注就变得很少有觉知了。觉知是指有意识但并不集中的头脑,觉知是对正在发生的一切的一个意识。专注就是屏弃专注对象以外的一切东西,这是一个头脑狭窄化的过程。

狭窄化是生存的需要。

儿童一开始是不集中的,他们的意识是向各方面敞开的,任何东西都在不断地进入大脑而不被屏弃。儿童敞开着一切感觉,每一种感觉都被纳入到他的意识中。儿童的还没有被制约的头脑是一个流动意识──一个感觉的流动。

成功的代价:

孩子的头脑一旦狭窄化了,他/她就会变得特别意识到某一样东西,而同时对其他事物毫无意识。头脑窄化得越小,在中国的升学体制下,就越能取得“成功”(考上名牌大学),就会变成一个“特殊人才”,将来变成一个“钻洞”的专家。

但结局便是:你钻洞钻得越深,你的意识就越少。

生存没有享乐的原因:

狭窄化是“生存”的需要。一个由于应付“生存”竞争的原因而使头脑高度狭窄化了的个体是无法使用一个完整的头脑的,大部分就会变成无意识。作为未曾发挥的潜力、未曾利用的可能性、未曾经历的冒险,余下的这个无意识部分将永远在那里被封存。

这样的所谓的在某一方面的“天才”无法享受他人所能享受的乐趣。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看,这样的人才就成了一个“螺丝钉”,或者没有任何享受功能的机器人。只有当潜力、无意识得到发挥时,他/她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所以,这些“成功者”由于窄化了意识,而屏弃了头脑本来具有的许多能力。

中国科技大有个少年班,就是经过极端窄化培养出来的、具有极强“生存”能力的、不知“生活”为何物的机器人。说他们有“极强生存能力”是指别人考大学考不过他们。在中国,考不上大学意味着没有前途,等于失败,群众眼里的废物。

今天,他们当中有的成了隐居山林的和尚,有的发挥了潜能成为不怎么天才的、但具有“生活”能力的正常人。但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父母的,为何剥夺孩子上中学跟伙伴们踢球、滚铁环、捉迷藏等等孩子们能享受的娱乐?你怎么知道如果孩子跟其他人一同念完中学再上大学就成不了大器呢?其实,这些父母是极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虚荣---在同事面前有面子:看!我的孩子上了少年班,而剥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童年的权利,甚至让孩子悔恨终生,到头来孩子的潜能并没有被利用。

要懂得利用潜能:

决不能把窄化了的头脑当作全部的头脑。头脑的狭窄化,是一个人“生存”的手段,但不是“生活”的手段。生存不等于生活。从人才学角度看,今天的顶尖人才、大师级的人物绝不能靠通过给孩子头脑过分狭窄化而实现。

因为创造力的源泉来自于被压抑的部分,也就是无意识的部分得到了充分利用。而只有这样,人的创造力才能发挥出来。化学家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物理学家获得化学诺贝尔奖的道理就在于此。

作为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懂得生活,决不是培养成一部只会挣钱的机器。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尽量不被高度狭窄化,要比狭窄化后的成人再训练容易得多。

今天的社会,虽然还处于“生存权是基本人权”的为“生存”而竞争的时代,但是,拥抱“生活”将成为“生存”本身的内容。一个不懂生活的书呆子将面临“生存”的处境。只知道算数学题,没有与人沟通的技巧,不仅“生存”有难题,甚至会在“存活”与“生存”之间挣扎一生。

中国培养不出大师极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仅仅是教育经费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政府所面临的思想解放问题和政治体制问题,家长对孩子从呀呀学语开始就使其头脑高度狭窄化本身就足以保证孩子们长大后只能是:贪官污吏的坯子、做“人上人”的精神病患者、金钱的奴隶、没有独立思想的教书匠、或者只会编程序的电脑民工、只知道钻洞的科学家---究其一生,科学也只不过是混碗饭吃的饭碗。

只有看到到处都是诙谐幽默、知识广博、宽宏大度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律师、政治家的那一天,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了。

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各国的教育学家都有很多论述,英文里不少这类知识。而我们国家,甚至在海外的第一代华人,确实应该在“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不变成名校出来的会挣钱的机器而是能享受生活”这方面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