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封建之美(4) -- 精神文明之美
文章来源: 朱雨心2007-07-20 20:40:27

再说封建之美 4

朱雨心

封建的文化,是贵族文化。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年的资本主义以及平民社会后,已经没有什么封建文化了。但是,日本却有封建文化,毕竟日本的封建社会直到近代明治维新后才转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日本的所谓“武士道”,就是典型的封建文化。

封建社会,披坚执锐,保卫君主和国家,是贵族的权利和义务,一般的平民,不配有这样的荣耀。所谓“武士道”,就是武士的道德、行为准则。武士道,效忠君主和国家、不怕牺牲、奋勇作战,等等。武士道的核心,是一个武士,甚至不惜以生命来维护武士荣誉的那种精神。武士道,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武士的荣誉,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也不是可以用金钱来换取的。

先秦封建社会,应该也是有武士道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那种精神境界,应该可以算是武士道了。资本主义,以金钱为核心。资本主义社会的荣誉,在于金钱。挣钱越多,而且,挣钱的风险越小、越轻松容易,越光荣。猪,本来是个好吃懒做的形象,只因为有了大老板的体形,现在竟然也成了惹人喜爱的角色了。匪夷所思。象拼命打仗这种,又苦又累,风险又大,却挣钱不多的事,不会受人尊重。通常,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主动去当兵。俗话说:好男不当兵。这正资本主义社会的写照。封建社会,是好男才当兵。

资本主义社会,当兵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混饭吃,谈不到什么荣誉,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武士道”。如果,一支封建军队,与一支资本主义军队交战,如果双方武器相当,作战技能相当,那资本主义军队是必败无疑(统计而言),因为资本主义军队,根本就不可能有封建军队那样的士气。所以,大清的军队,即使拥有与大英皇军相当的武器和作战技能,也难以战胜大英皇军,因为大清的军队是资本主义的军队,当官的是为了挣钱,当兵的是为了吃粮,而大英皇军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军队。类似地,国民政府的军队,哪怕是武器和作战技能与日本皇军相当,也必定是打不过日本皇军(统计而言),其中的原因同样也是:国民政府的军队,是资本主义的军队;而日本皇军,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军队。近代的中国军队不能打仗,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战略战术,以及政府和军队是否腐败的问题,还在于近代中国的两千年的资本主义传统和封建文化的消失,人们缺乏对金钱之外的荣誉的追求,缺乏对金钱之外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而军人缺乏武士道。

共产党的军队能战胜国民党的军队,有许多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共产党的军队有精神支柱,而国民党的军队缺少精神支柱。共产党的军队的精神支柱,一是来源于教,其次是来源于仇恨,什么“阶级仇,民族恨”之类。其实,共产党的教,除了部分追求进步的识字分子外,并不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不足以感动一般的士兵为之献身。而所谓的仇恨,基本上是欺骗、煽动。这些本来都未必有效,真正起作用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

然而,这些都是歪门邪道,既不如武士道正派,也不如武士道有效。日本皇军打仗不怕牺牲,那是天下第一。共产党的军队打的过国民党的军队,却是打不过日本皇军。不但如此,曾有失落在南洋丛林中的日本皇军士兵,因为未曾接到撤退的命令,一个人照样坚守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就算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也未必有如此坚强的意志。不过,日本人的武士道,用剖腹自杀来谢罪,虽然精神可嘉,却是有违人道主义,甚不可取。

武士道,其实是非常正面的东西。它不用威胁、利诱,也不利用仇恨,它只是讲一个武士(军人)应该有的修养。做到了,并没有什么好处,只不过是个人的成就感,荣誉感;做不到,也并不会受到什么惩罚,只不过是个人的羞耻罢了。这些,是精神上的追求,与资本主义格格不入。资本主义,首先考虑的是利,若没有利,为什么要去追求呢?而武士道,有点象孟子说的那样:“……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资本主义,是反过来:何必曰仁义?亦有利益而已矣。梁惠王首先关心的是:“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是资本主义思想。孟子,是封建思想。

武士道,也并不宣扬暴力。恰恰相反,武士道正是建立在对使用武力的正义性的道德考虑之上的,由此,提出了一个武士应该有的道德修养、行为准则,以保证武力的正当使用。日本的武士道,并不足以保证日本正当使用武力。这其中,其一,是具体的军人的个人因素。武士道的修养,每个人达到的程度是不同的。其二,当时还有更强烈的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殖民主义,种族压迫,种族奴役。这些,都是当时的“国际惯例”,是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是当时的“先进文化”。而武士道,其实是“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老派的日本人,说的是“王道乐同”。而新派日本人,说的却是:势力范围,国家利益,之类。这“王道乐同”的思想,本是中华传统政治主张的核心。胡主席的“和谐社会”,若用我朱某人的方法解释和推演,就可以成为“王道乐同”思想的现代描述。然而,那时的日本人做的,与今天的中国人正在追求的,是一样的,那就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伊斯兰的人肉炸弹,当然也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但是,比起武士道来,也还是远远不如。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有殉道者会得到奖赏的内容。这是利诱。在局外人看来,纯属欺骗,远不如武士道正派。所以,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会出人肉炸弹。现在是伊斯兰教出人肉炸弹,因为现在是伊斯兰教处于下风。等到基督教处于下风时,我们就会看到基督教的人肉炸弹了。而经历了两千年资本主义世俗社会的中国,是不会出人肉炸弹的(统计而言)。

军队,是要有精神支柱的,决不可以再成为吃粮当兵的军队。现在,国家又开始富有了。越是这样,越要加强军队建设。武器装备、战略战术,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否则,越富有,越容易成为被掠夺的对象。政教合一的那一套,本来就是歪门邪道,也难以继续维持下去。用仇恨来激发士气,既非正道,也同样难以长期维持。建立军队精神支柱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武士道。武士道是正派的,世俗的,非种族主义的,有效力的,而且,它的内容就是中华的。

日本的传统文化,什么相扑啦,茶道啦,等等,也大都是封建文化。茶道之乐不在茶,在于精神境界也。今天的新中国,绝非什么“礼仪之邦”。旧中国,比起新中国来,或许可算是礼仪之邦。然而,真正的礼仪之邦,是日本。有人说:中华文明之美尽在日本。没错。美就美在封建。封建文化之美,是精神文明之美。

朱雨心 2007 年 6 月 30 日(未完待续)

朱雨心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yuxin

朱雨心的文学城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16464

朱雨心的凯迪博客http://blog.kdnet.net/boke.asp?userid=5503954

 

请评论,请宣传,请张贴(需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