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贵姓?
文章来源: 临时客2007-02-26 14:09:53


“先生贵姓?”“免贵姓汪。”“哪个汪?”这是我最害怕的一个问题,但被人问到这一步,也只有如实回答了:“汪精卫那个汪。”

话说到这里,总免不了自嘲一番,姓汪的名人实在是太少了,不得不把这个大汉奸抬出来作为姓氏的代表。因为还是他的知名度大啊,这大概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遗臭万年罢。


有时候,碰到一些饱学之士,也不免为这位汪精卫慨叹一番。说实在的,他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当年,他也曾是参加辛亥革命的热血青年,刺杀满清摄政王被捕入狱之后,还曾留下绝笔:“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诗中的豪迈气概一点都不逊色于当年“戊戌变法”中“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给人留下一个非常闪光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这位汪精卫还曾受到孙中山的高度赏识,有过“受命起草总理遗嘱,甚合先总理意,未改一字”的得意之作。尤其是其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句,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口号。但可惜的是,人生之路,他走错了关键的一步,抗战期间,终于沦为了万人唾骂的汉奸。随着历史的变迁,历史上很多有问题的衮衮诸公都有平反的可能性,但唯独这位汪姓大名人难度较大,因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中,民族气节一直是高于一切的,而他恰恰是走错了这一步。真可谓:一步走错,遗臭万年。


当然,中国汪姓人数也不少,大可不必受大汉奸汪精卫的牵连。但是,每次举例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多少也有点令人不舒服。据说,有一位姓秦的文人来到杭州西湖的“岳王墓”凭吊时,看着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铜像,感慨的写下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诗句。这就典型的反映了受“名人”姓氏之累者的心情。


终于有一日,敝人遇到了一位博学的老先生,当我说到:“是汪精卫那个汪。”时,老先生立即纠正道:“此言差矣,应该是汪道涵那个汪。”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无论如何,当今炙手可热的“红朝帝师”总比过气的“铁杆汉奸”强。从此,敝人就有了一句新的自我介绍:“我姓汪,汪道涵那个汪。”


回到家里,兴致勃勃地跟太太谈及此事,太太心不在焉地敷衍了几声“好!”之后,随口问道:“汪道涵是谁?”

19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