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之日本, 日本之皮毛 (一)
文章来源: 风谷2006-10-27 19:49:39


前言


这是送给一个朋友的文章。 原本只想几句话, 没想到引出这许多 -- 这是第一篇, 就侧重介绍我所了解的,有点代表性的日本文学, 文化。
学术界出版界研究日本作家的文章已经非常多, 我只能尽量将自己的感想(读后感)做个宏观的总结, 不求做专家的论证, 只为有兴趣但还未走到门前的朋友做个门环也是好的。 这些也并非完全的纸上谈兵, 两年前曾在日本待了5天, 后将照片做成了小纪录片的形式, 但总觉得还有一些文字的补充要做,却一直未动笔。 正好, 借着这个为朋友而写的“理论”的开头, 以后可以慢慢把当时的游记感想写出来,希望以后的游记能稍稍印证这里的总结, 或是带给你真实的实例自己去分析。 对于下面提到的动漫, 日本近几年杰出的作品几乎都看过, 另类的也扫过不少,自认为还是有资格进行评述的。

(一)

提到日本,用以下这段话来开篇, 基本上可以算是合适。

...Both the sword and the chrysanthemum are a part of the (Japanese Culture ) picture. The Japanese are, to the highest degree, both aggressive and unaggressive, both militaristic and aesthetic, both insolent and polite, rigid and adaptable, submissive and resentful of being pushed around, loyal and treacherous, brave and timid, conservative and hospitable to new ways. They are terribly concerned about what other people will think of their behavior, and they are also overcomeby guilt when other people know nothing of their misstep. Their soldiers are disciplined to the hilt but are also insubordinate.

这是美国人类学家Ruth Benedict 在二战后, 接受了政府的委托而写的书«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 «菊花与刀» -- 中的一段话。当时是为了帮助美军在日本的‘领导‘, 了解这个让人费解的民族。 如今时过境迁, 再看看这本几十年前的学术论文,还是可以看到值得回味的地方。 采集皮毛,可以从此书开始 -- 原版最好, 译的语言已经加入了译者个人思维。 对于敏感的课题, 有这个语言能力的, 用自己的眼光去品味更有趣。 有了这样一个没有太多修饰的直白铺垫, 再来看看日本的文学,艺术,以及背后的人, 就如同感觉上的理论帮助 -- 开门。

(二)

提到日本文学,  中国传统点的关注多在川端康成, 前几年号称小资的喜欢喊几声村上春树, 最近流行的是渡边淳一。

川端的作品, 有着几乎过分的细致, 精确, 如同歌舞伎,能剧, 穿和服的女人举止,一步一拍, 都得踩到点儿上。 这在使他获得诺贝尔奖的雪国-古都-千羽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雪的景致, 灯光场景建筑的安排, 人心翻来覆去的悸动, 腰带的纹路。。。一层层重叠的无孔不入的仔细, 漏沙般沉浸于时间的古老美, 以至于会有人觉得于无聊 。 然而这也正是作者想表现出的族人心态。

插个小故事,战后日本人的电子业突飞猛进,例如手表, 直接影响到了瑞士制表业的地位。 瑞士造表人打造了一根极细的钢针 -- 代表着手表业的精密,送往日本,作为居高临下的教训,过了不久, 就收到了回礼 -- 在这根针的一头, 不可思议地, 日本人钻了一个洞。

整理出属于大和民族自己的土风, 是川端作品最大的成就。 他的文字表象似平淡, 而内心有所感的读者, 会渐渐被细如牛毛的一种缥缈游荡的感情牵引, 即使不在当时,日后不经意间, 可能会猛然意识到一生中总有些时光, 是冲斥着不同程度的这样的琐碎,残缺, 伤感,和在别人看来无为无味的感情。 而日本人作为一个民族, 这样阴柔的细腻比别的民族都要普遍。 到好的极端 -- 便是极端的准确认真, 到坏的极端 -- 便是极端的小气计较。

村上春树的作品, 和他的本身喜好很贴近。 此君生于49年,  战后的那一代。喜欢西洋文化, 早稻田毕业后开了个爵士咖啡厅。 作品风格就像爵士乐混合着咖啡厅的香味和烛光, 不再是近乎沉重的细致 -- 没有多余的话 -- 带着一丝游戏般的神秘, 也仍然带着从他的前辈们开始的唯美的忧郁; 总是做着自己的梦 -- 梦与现实交替着展现人性的特殊, 和扭曲。 代表作推荐且听风吟, 寻羊冒险记, 天黑以后。

提到村上春树, 有些人认为文风上他是三岛由纪夫的接班人, 不过他本人是竭力反对的。 三岛由纪夫如今是称不上流行了, 当年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和川端康成至少是同一个级别。 两人成长的经历也颇相似, 孤独嬴弱,女性化培养长大。 三岛早期的作品是趋向于唯美的, 和川端康成几乎毕生的风格一样。 然而三岛由纪夫的个性要复杂许多。

 在五十年代,他就开始描写双性恋倾向和同性恋,丑陋外表引起对自己的厌恶和对外界更多的憎恨的人, 那个时代, 这不能不算是大胆和叛逆。 代表作之一是«金阁寺»。 金阁寺是位于京都的名寺, 曾是幕府大将军的私人花园, 也是与中国明朝互往交流的场所。完全与自然结合的庭院设计 -- 被誉为“将极乐净土世界再现于人间”。 主建筑的亭阁外镶的是纯粹的金箔, 美奂美伦, 因而得名金阁寺。 亭阁在50年被一个大学生烧毁, 后重建。 三岛的小说就以此为题材, 塑造了一个对自己严重自卑的和尚,又向往和崇尚美的东西, 最终陷入自己的幻想 -- 现实的萎琐自卑和梦想的堂皇(他梦想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中, 不可自拔, 最后烧毁了金阁寺, 因为他妒嫉它的美。

如果说川端康成展现的,是大和民族的美, 如同淡雅的菊花, 那么三岛由纪夫所展现的, 是精神上的狭隘扭曲, 对美好想要独霸不得而宁愿毁之的黑暗, 如同二战时的军刀。 参加过二战的三岛最终也陷入了对军国主义可带来的所谓的富裕精神力量的幻想中, 成了一个狂热而可悲的右翼分子, 在70年终于因为幻想的破灭而自杀,采取的是武士殉道的方式。 川端是唯一一个进入现场的作家,事后他说‘被砍下脑袋的该是我。’在此后过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川端康成也自杀,原因成迷。

此二人都(曾)有许多追随者, 风格迥异然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同这个民族的特色 -- 在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中追求唯美寻找精神, 在对自身处境狭小的惶惶不安中穷凶黩武标榜和强暴精神。

村上春树也许是继承了三岛由纪夫对于人性多面的刻画, 但注入了现代社会的元素, 不再执著于要发现达到什么。 就像爵士乐, 你听出的滋味, 别人听出的滋味, 也许不一样, 但无所谓; 正如同咖啡, 有人闻其香, 有人品其醇, 有人借之提神, 还有人视之若卡路里似的大敌,但也无所谓 。 人都有烛光照镜时折射的多重影像, 看到了, 就自己去体会。

渡边淳一生于33年, 当了十年的医生, 开始写作起作品就专注于情爱。 年纪虽然一把, 风格却可归入新生代 -- 情人, 出轨,婚姻, 都是大众爱点击的。 调味品。

(三)

 说现代日本, 就不能忽略一个方面 -- 动漫艺术。 

一提动漫, 很多人就会嗤的一声, 仿佛是小把戏, 上不得台面的。 这可真是小家子气。  当年中国的那些动画 -- 三个和尚, 猴子捞月, 崂山道士。。。, 哪个不是色彩, 绘画, 故事的经典, 都是最艺术化的作品, 值得小孩子看热闹, 大人看门道。

日本擅出长部头的动画, 早先的大师当推手塚治虫, 铁臂阿童木, 森林大帝, 都是小时候耳闻详熟的。 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极为微小的部分。 医学博士出身的手塚治虫的作品包含的内容极广阔 --“儿童生活、科幻、侦探、历史、传说,文学、医学、宗教、音乐、哲学等。这些作品几乎都影响了后来的漫画家的创作题材” -- 使得动漫成为表现世界和想象力的主力工具之一;另外, 他建立了自己的动漫制作公司, 也奠定了日本动漫界的发展方向, 走中小作坊短平快的路。 他认为“只要故事好,就算是两张纸片也一样可以吸引人。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极大限度地节约制作成本。”, 这最终成为日本动漫与西方大成本动漫制作分庭抗礼的基础。

近几年来, 日本国内喜爱动漫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种人, 被称为‘御宅族’-- 沉迷于动漫的世界中, 除了必要的工作, 其余的生活都围绕着动漫而转。 不要以为这些人都是混混, 很大一部分是走在路上那些衣着整洁光鲜, 在大企业供职的白领。 在动漫的世界中, 他们找到各种各样的幻想(包括性的意淫)和慰籍, 而不愿意回到现实中。 说他们逃避也好, 消极也好, 总之动漫业是越来越兴旺, 而且这和质量(题材)上乘的作品层出不穷紧密相关。  最优秀的有‘棋魂’, ‘Naruto’, ‘Gundum Seed', ‘钢之炼金术师’。。。在这些动漫中, 可以找到不论国家, 种族, 身份的人都能联系的理想 -- 进取, 拼搏, 友情, 不断开阔视野, 用自己的大脑和眼睛看世界。 

另一个绝对不能忽略的人物是 宫崎骏。  他制作的动漫电影部部都是佳作, 几乎都围绕童趣, 自然, 乡村, 人与动物, 人与自然, 万物间该有的和谐和尊重。 用孩童的眼睛看出去,纯真,勇敢, 健康。 好莱坞放映/引进了他最新的3部作品 -- 魔法公主, 千与千寻, 哈尔的移动城堡(根据英国童话改编),绚丽的色彩和插上了翅膀的想象力, 使得很多西方的观众耳目一新。 但是他早期的作品更具田园诗意, 典型的例子 -- “Totoro” -- 一上来便是青青的乡间, 广阔的田野,密密的森林, 人们在水稻田间劳作; 父亲带着2个小女孩, 住进了吱吱呀呀的木屋, 孩子们在野草上乐得打跌; 小的那个啪的一声摔一跤, 一脸的泥, 却不哭; 从水井中打水, 在大木盆中洗澡, 邻居的老奶奶收获了自家的果子与小女孩分享; 小孩子纯洁的眼睛看见了传说中的Totoro, 一种胖胖的可爱精灵, 父亲说那是森林之王, 带着孩子们给古老的大树行礼,感谢森林的保佑。。。除了细腻而层次感分明的用色, 音乐是宫崎骏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谱曲作词都属于一流。 Totoro 中的插曲,千与千寻,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主题曲, 都令人百听不厌。  这样的制作只有2个字来形容, 艺术!

当然, 就好像文学中有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的比较, 动漫中除了美的作品, 也有许多别的色调。  动漫中的“另类”风格 -- 色情, 也极为盛行。 相当普遍的一个说法 -- 日本人很色。表达再仔细一点, 是 -- 日本人的色很公开化, 也很低俗化。成人电影中的镜头, 高频率在动漫中出现, 有时甚至是在一个主题相当好的作品中。 少女们成为‘大写特写’的主角是不稀奇的事儿。  性在这里几乎就是发泄的代名词, 让一个大大的群体集体做花梦。 不知道是社会竞争生存的压力导致了大家见缝插针地想要不失脸面,便宜地和安全地舒缓释放那股子“恶气”, 还是至今仍把女人作为随时随地的玩具。  大概都有一点。

(四)

电影“Lost In Translation" 用日本作为故事的发生场所, 是很有意思, 也很恰当的选择。 

这个国家中, 处处存在着使人感觉两个极端的事物 ,就象那 -- 眼见着人头攒动的街头,西方化的摩登繁华热闹, 几条小路口外却又藏着一个古老幽寂的寺庙,和尚诵着经,古树葱葱,石板路静静  -- 前后脚跟的迈步, 两个空间, 一个容器。

 走在路上, 一个身着朴素精美和服的妇人, 撑着纸伞缓缓走着,碎步细而有韵律,仪态万千; 街的那一头, 大店面的电子游乐店, 橱窗门面上贴满了衣着凉爽的少女图, 肉身白白, 拿姿弄骚, 向你发着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