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尴不尬的海龟
文章来源: 美丽人生美丽心情2007-02-02 17:10:38
昨天和F吃饭,说是庆祝她找到工作,实际上是两个人在大倒苦水。

F有点儿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去是留。在这里,因为没有绿卡,找工作都受限制,找了有半年,算是找着了吧,却是大材小用的,一master做文件录入??咱们学校一年才出几个master啊??就这么“糟蹋”人才。要说选择回去吧,且不说在这里花了几年的时间,花了金钱无数,洒下了比在国内大学里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就算是把这些全部划入教育投资里,做为成本来看,现在回去,当海龟。

先说说国内的就业形式,90年代中期之前,考上大学的是在“独木桥”上胜出的“天之骄子”,学费由国家承担,只要考上了,工作包分配,那就跟打上了“放心肉”标签一样,是笃笃定定的事。经过残忍的高考制度的遴选,最后出炉的大学生的数目,和社会上的空缺,基本保持平衡。

这种平衡从90年代后期就被打破了,全国各地的大学开始疯狂扩招,把原来的上大学的“独木桥”拆了,把河填了,所以,只要去参加高考的,就有大学念,学校还经常有招不满的,到处哄抢学生的。国家计划生也取消了,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自费的,芝麻开花节节高,许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因此考上了也念不起了,后来推出了贷款上学,多少帮助了家境贫穷的学生。但是,社会上的空缺,并没有因为大学扩招而变多,仍然保持在原有的新陈代谢的水平,这么一来,供求关系从原来的基本平衡状态一下子变成了畸形状态,用人单位处在买方市场,一个不怎么样的职位居然可以千挑万选的。一个职位,往往有上千人在争夺,好一点的,那更是上万人在哄抢。F的父亲在家里帮着留意适合自己女儿的职位,一个稍微好点的职位,先在网上递表申请的就有2万,然后从中选出2千来笔试……最后选一个上班。

原来的海龟,至少在语言上能占点儿优势,现在国内的学生(且随大流,叫他们土鳖吧,也为了行文的方便)都知道外语的重要性了,大多的英语都不成问题,把海龟的这点儿优势给挤没了。那么海龟的劣势呢?其一,年龄比同样学历的土鳖要大,整体地大出2~3岁,这都是因为要准备出国,准备语言,再加学历上与国外学校的衔接等等,稍微一个不留神,差出2~3年就是非常的正常了。其二,海龟的心理期待比土鳖要高,海龟在过去的2~3年里,付出了无数的金钱、时间、精力,当然是期待有相应的回报了,但此时的海龟已经不能和早年的海龟相题并论了,早年的海龟绝对是香饽饽,工作好待遇高。做为用人单位呢,与其花大钱去请一个海龟,还不如请一个能做同样事情、而且物美价廉的土鳖呢!

如果决定了做海龟,如果你没有过人的技艺,就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海龟,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知道,你只是求职大军里的普普通通的一员,否则,你只会陷入不尴不尬的境界。

(此文为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