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争——看电视剧《双面胶》有感
文章来源: 悟空孙2007-08-14 10:43:03

 

我很少看电视剧,因为 喜欢小说《双面胶》所以根据原作改编的电视剧一出来,就先睹为快了。 

《双面胶》的故事没有什么新意,但作者六六却写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上海姑娘丽鹃嫁给了一个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小伙子李亚平。亚平在父母来上海前是个标准的上海丈夫,对老婆嘘寒问暖,端茶倒水,小夫妻亲密无间,恩爱无比。但婆婆到来后,温馨的小家生活开始发生质变。婆婆传统思想严重,希望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影响改造上海媳妇,这些思想与丽鹃现代的生活方式完全冲突,丽娟寸土不让,婆媳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摩擦不断升级,俩人变得水火不融……,故事以悲剧结束。 

《双面胶》的另一个名称是《东北婆婆和上海媳妇的战争》,不过,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导火线却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 

婆媳之争在中国传统老少同居的家庭中是个永恒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媳妇是家庭的附属品,“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婆婆又便成了指使媳妇的主人,同时,儿子成了家,也还是属于母亲的私有物品。这些观念与现代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 

在丽娟看来,丈夫是属于自己的,两人关系应该重于其它,所以要她无条件服从公公婆婆是很费劲的;公公婆婆认为儿子是属于自己的,儿媳妇应该作为附带品归属于大家庭,无论是儿子还是儿媳妇都应该“孝顺父母”。这样看,两个女人对一个男人争夺的背后,显露出中国传统文化里父母对子女的控制之爱和子女要求独立之间的冲突。 

婆婆和儿媳妇之间的冲突包括了男权和女权的冲突(上海和东北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消费方式的冲突(个人成长历史造成消费观念截然不同),亲情距离的冲突(是亲兄弟明算帐,还是只要有难就不分彼此)。

六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对小说的名字解释是:“男人就像双面胶一样,把婆婆和媳妇两个完全不搭界的人粘黏在一块儿。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就要看这块双面胶的量了。”不知道六六所说的“量”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双面胶比喻得好,但好坏不在“量”,而在于用法是否正确。 

双面胶的作用是将一个物品依附于另一个物品之上,这两件物品要有轻重主次之分。一幅画(轻)可以用双面胶贴在墙(重)上。双面胶的量再多,也不可能把两面墙粘在一起。正像丽娟说的,这个家只能有一个女主人!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一艘船也只能有一个船长,即使没有老人掺和的家庭,不也只能有一个“家长”吗?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也就是这个道理。 

《双面胶》故事里的成年儿子对父母无限依从(传统的说法叫:孝顺),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儿子全力照顾,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了“孝顺老人”“爱护子女”等种种社会美德,但却是一种控制和占有之“爱”,关系越水泼不进,越不允许其中的个体发展独立人格。这种有毒而亲密的“爱”使得关系中是非颠倒,变成父母若说“是”为“非”,那“是”就变成“非”。这种关系里缺少属于真正的爱的基本因素:个人发展的空间、对对方人格的尊重 亚平心中爱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了父母一边,凡是能让父母高兴的是,他就做,凡事会让父母不高兴的事,让就不做,也不让妻子做,甚至精心设计了一出奢华的浪漫剧,让妻子受孕,目的只是为了让病重的父亲能报上孙子。 

如果说,传统的“孝”还有一点点值得发扬的话,作为政府和媒体却不应该极力宣传(许多地区还在不断评选什么“十大孝星”)。如果一个政府还要把老人的赡养一古脑的都推到下一辈人的身上,这个社会还如何向前发展?
 

想想就觉得无限悲哀。整个大中华民族,这么多年来,人格的不独立根深蒂固,甚至在可以看得到的未来,都不会有什么大改观,因为这种不独立通过言传身教,从小在我们的思维中生了根。“听话” 是中国父母教育下一代的法宝,因为是父母的话,父母的话是对孩子的“爱”。但是,父母无视子女独立的人格而强加的“爱”是有毒的,是会带来窒息和死亡的。可悲的是,这一习俗却长久受到社会推崇,根源是几千年来,不独立的人格才适应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对传统的“孝”的反思,并不意味着子女抛弃对父母的关爱。现代的社会与其提倡孝,不如唤醒人类心中的爱。爱是平等的,不应为年龄、地位的不同而有任何差别。但是传统文化中却没有爱,儒家之仁爱非爱,只是为了维护帝王统治,社会安定的道德说教。 

扯远一点,前几天有网友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真理”的问题。个人认为中国文化缺乏诚信,忽视真理,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受“忠孝”制约过深——皇帝的圣旨就是真理,不容质疑;父母的言行至高无上,即使与真理相悖,也不能理论,甚至还要编一套谎话来“哄”他们,以“善意的谎言”来博取他们的开心。 

很难想像一个不敢面对真理的社会如何前进。但愿我们能从这一系列的反思中领悟些什么。 

《双面胶》自从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多数人把目光集中在婆媳关系上,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悲剧事实上也是对眼下中国社会制度的控诉:医生不顾病人死活,一味和奸商勾结,推销进口药品,病人的治疗要取决于家属的经济状况。工厂倒闭,当官的变卖国家财产,卷款逃脱。难怪亚平的姐姐控诉道:“老人为国家干了一辈子,到头来没有一个人关心,连看病的钱都没有,这是什么世道!” 

与小说相比,电视剧的结尾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原作中,丽娟被丈夫暴打致死,婆婆也变成了一个恶鬼:

“亚平的第一拳带着气愤却还略有犹豫。亚平的母亲在一旁,咬牙切齿地喊:‘使劲打!打死她!打不死她不松手!这个烂货!捶死她!’亚平放开压抑在胸中许久的怨气,放开力气,像建筑工人砸石头一样放拳打下去,一拳又一拳。奶奶抱起孩子,边抖边捂住孩子的嘴,口中解气地喊:‘打!打!打死这个女人!就是这个贱货害了我们一家!打!’”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的几位主要演员都非常出色,尤其是扮演四位老人的潘虹、王华英、李明启、马恩然,他们的表演及其到位,人物刻画准确,为该剧平添不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