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慰安妇政策小考
文章来源: nvnvnv2006-07-29 08:18:53



凡是异地作战之军队, 多采取"以战养战"的政策. 日军也明明白白宣布过要搞"以战养战".

"以战养战"要"养"的, 一般地说, 不仅指军队的物资供应方面的需要, 还包括军队的爱情需要或性需要.  其本质, 是就地取材, 而不搞长途运输.

这种"以战养战"的战略, 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而不是日本鬼子多么高明. 试举例说明如下.

当年蒙古南征北战, 东杀西伐, 并没有自带慰安妇的记录流传. 其"以战养战"的策略, 体现在大兵到处, "男的杀了当干粮, 女的掠来当婆娘", 贯彻"以战养战"极其彻底.

曾剃头公当年和太平军激战锦绣江南,  也没有从湖南长途运输慰安去劳军. 而是以"每下一城, 纵兵数日"的方式, 比较隐晦地搞"以战养战". 他老搞"纵兵数日", 难道是让湘军战士去学雷锋吗?

老东当年上井岗, 从湖南带慰安了吗? 没有! 感情丰富的他老, 也是搞"以战养战", 采用了就地取材的办法, 而不是长途运输的办法, 解决爱情需要.

美国大兵二战时云集英伦3岛, 战后驻扎欧日, 自带慰安了吗? 没有! 都是就地取材, 解决爱情需要, 双方互利互惠, 为当地人口的色彩多样化做了大量的工作.

苏联解放中国东北, 自带慰安了吗? 没有! 也是"以战养战", 以就地取材为主, 解决红军战士的爱情饥渴.

所以, 古今中外, "以战养战"乃是政治军事常识.

以慰安妇的方式解决军队感情需要, 有若干弊病.

1. 名声难听;

2. 白白耗用宝贵的战争资源, 如运输, 保卫, 卫生, 等; 

3. 性疾病容易大面积在军中传播, 不如大军就地取材, 分散解决性需要的安全系数高.

除了日军, 好象没有别的军队采用过慰安妇制度.

那么, 对"以战养战"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日军, 为什么要搞慰安妇这么个东西呢?

显然是脱了裤子放屁, 多此一举吗.

难道是日本人的智能水平进化得慢, 比几百年前的蒙古还不如?

学问渊博的诸位, 想必有更高明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