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女士,“孔孟之道”可以救国的话可以休矣---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心得
文章来源: 充满希望2007-08-18 07:19:08

于丹女士,“孔孟之道”可以救国的话可以休矣 --- 读 《 于丹《论语》心得 》之心得

最近 于丹《论语》心得 在国内的电视讲坛上闹的沸沸扬扬。支持、反对的意见也很多。在新浪的留言板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yudanlunyuxinde/index.shtml

上的留言也多达万条。可见影响力之巨大。

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在当时“批林批孔”的政治斗争的环境下读了那么一点点的“孔孟之道”。文言文的水平又不好,所有后来也很少去碰这些古董。于丹女士能够用白话解释性的述说一遍《论语》,对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去学习理解古代圣贤的思想无疑是有一些意义的。然而,将学习《论语》提到治国安邦的高度却会毁我中国之前进的步伐。这绝非是危言耸听。

据说《论语》能治国,根据是“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 于丹女士这部《《论语》心得》开篇的第一句话。“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这是《《论语》心得》开篇的第二句话。整篇《《论语》心得》想告诉我们的是读《论语》就可以人人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国家就可以达到“和谐社会”而长治久安。果然如此吗?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同时,贪污腐化、物欲横流、笑贫不笑娼、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也大行其道。在这个时候,提倡修身养性,提倡每位公民的知识水准、道德水准的提高无疑是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的。而知识道德水准高的人就保证不会贪污、不会受贿、不会包养小老婆(或包养小老公)了吗?不说读《论语》的古人高官,就是今天能把《论语》倒背如流的贵人们也千千万万,他们就不腐败了吗?

《论语》中有大量的君子小人的论述,《心得》一文也妄想提高个人的休闲,以达到社会和谐美满世界大同的目的。这里有一个对人本身的认识的问题,也有一个靠什么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是有两面性的,既有公心的一面,也有私心的一面;不管他是否是修炼成了坦荡荡君子,还是未有修炼成正果的长戚戚小人。我们大力提倡提高个人的修养,这对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个人的私欲绝不是靠提高个人的修养就能够消灭的,在不同的场合它有时候还会极度膨胀而使得自身好不容易修炼来的君子风度荡然无存。一个社会要想建设成为和谐的社会,限制(而不是靠自身的克制)人的私欲比靠发扬个人的公心要重要许多许多;甚至可以说是全部。怎么限制,只有民主与法制。

书中有一个例子,讲到君子一小人的不同。

“   君子从来是尊重道德法制的,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过街天桥,走人行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当这点限制成为彼此尊重、社会默契的时候,却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而小人则贪图眼前的利益,喜欢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可能得手,但这里面潜藏着危机,肯定迟早要吃大亏。还是拿走路来说,一看红灯、绿灯中间闪着黄灯,赶紧跑过去吧,觉得这个事情沾了个小便宜,久而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

作者想告诉我们,君子自律,会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而小人贪图小便宜,而会不顾规章制度,自行其事。所以,整个社会人人修炼变成了君子,大家都会自觉地按章办事,社会也就和谐了。且不说人人是否都会变成君子,就是所谓的真君子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这是人性的脆弱的一面,也是邪恶的一面。唯靠法律,以及严格的执法系统,才能最大限度的限制人的恶的一面。恶的一面限制了,善的一面就会发扬光大的更多些。自律要不要?要。但是,在法律限制下的自律,才能更有保障。

治理国家就更加不能仅仅靠《论语》。民主不能万能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至今经历过多种社会管理形式,奴隶制度,封建独裁统治,民主制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