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渡假之山西篇
文章来源: 千缠2006-10-11 16:46:04

去年回国前本打算去山西的, 临时改变主意奔赴了西藏, 虽受尽高原反应之苦, 但能到心中向往的圣地走一遭亦无怨无悔。今年老公一心想去九寨沟, 但早已去过的我, 较之故地重游, 更想让“行万里路的梦想往前延伸一步, 软硬兼施下终于把去年的计划重新提上日程。

于是我先到北京等他, 借机和在京的老同学们叙叙旧, 也顺便感受感受大首都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我第三次来北京, 第一次是高中毕业的暑假, 带着豪情几乎游览了市内和近郊的所有名胜古迹, 久埋心中的天安门情结得以化解, 还挤上人头颤动的八达岭长城, 了了当一回“好汉的心愿。第二次到北京是为了申请来日签证, 只蜻蜓点水般地呆了一晚上。这次把时间都花在餐馆、咖啡厅、地铁上了,见的几个大学同学算得上年级的风云人物。那几天北京的气温不太高, 潮潮湿湿的, 天空大多阴沉, 故而闷热与南方城市尤其成都有点相像。马路越来越宽,高楼越来越多, 地铁也挺干净漂亮。印象最深的是问个路什么的, 总能得到较为热情满意的答复, 看来迎接奥运的硬件软件都搞得不错。

闲话少说, 赶快回到去山西的主题上吧。老公到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坐上从北京开往兰州,途经大同的空调列车。从多方消息获知山西的公路交通不太畅通, 往往说是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实际得花六、七个小时,所以我们决定尽量以火车为旅行工具。

从北京到大同地图上相对并不远的距离, 不知为何要花七个小时。一上火车见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直夸Jacky帮我们提前买票是如何明智, 不然被罚站七个小时又会成为我们难忘山西的反面素材之一。熙熙攘攘的车厢用老公的话说好像农贸市场, 因为人满为患空调根本不起作用, 那些无视旁人感受过着烟瘾的人, 给本已热气腾腾夹杂着汗味体味的空气加灌了些“毒气,对此场景, 我有种久违的感觉。

可能是季节的缘故, 列车驶过的北方大地没有想像中的苍茫荒凉, 一眼望去湿润肥沃, 可与南方的灵秀媲美。比预定时间稍晚、快下午六点时我们到了大同站-----一个让我仿佛置身于印象中十几、二十年前(或许更久远)的地方车站。

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预定一下去五台山的票, 可是在售票处打听后才知没有直达五台山的火车, 只得叫了一辆出租车准备到饭店后再作打算。从司机郭师傅那儿得知长途汽车站每天只有一班开往五台山的大巴, 而且一早8:30出发, 舍不得放弃景点, 郭师傅报的包车价又很公道合理, 便决定第二天包他的车走。

旅程因此方便自由了很多, 早上游览了世界遗产云冈石窟, 去五台山的半路上参观了应县木塔, 稍稍绕道又在恒山悬空寺转了转。据介绍说应县木塔和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塔,但是它的名声似乎远不及后两者(可能鄙人孤陋寡闻), 亲临后方知这座矗立于世九百多年的木塔, 不用钉不用铆,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连接而成, 建筑意义较之后二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堪称建筑瑰宝。其外观造型挺拔端庄, 历经多次地震和雷击竟安然无恙、完好无损, 颇为神奇。

山西东倚太行, 西临黄河, 南接中原, 北通大漠, 是京津的重要门户。山西物华天宝, 人文荟萃, 在这块传奇的土地上, 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凝结了中华民族先人们的智慧与创造, 形成了厚重而独特的三晋文化遗产, 这在我们所到之处都深有体会。山西也是煤炭能源工业基地, 令人担忧的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成了少数人谋取暴利, 草菅人命的祸根。本应共享而造福大众的资源掌握在极少一部分人手中, 成为官商勾结、贪污腐化、孕育黑社会的肮脏资本。而普通百姓挣扎在人均月收入一千多元的半贫困线上,更被迫忍受着不规范开矿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在外面跑一天用蓬头垢面来形容绝不为过, 连指甲缝里都是黑黑的(好像去掏了煤)。另外城市公路交通、基础建设的迟滞与拥有得天独厚之优越先天条件毫不匹配, 我为迫不得已又习以为常地生活在如此恶劣环境里的人们感到无奈和心痛。但是从象郭师傅这样平凡人的言谈中却体现了难得的平和、豁达和忍耐, 至今耐人寻味,可称得上这次山西之行的一个亮点吧。

到了山西,不能不提一下晋商。在中国历史上, 晋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明清时代, 晋商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 执全国内外贸易之牛耳, 盛极一时, 以雄财善贾饮誉内外, 创造了显赫的业绩。在他们长达近五个世纪的商业活动中, 形成的“重商立业, 艰苦奋斗, 诚信义利, 崇尚和谐的晋商文化, 是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平遥古城和包括乔家大院在内的众多私家庄园及其他文物资源都充分反映了他们曾经的辉煌。

另外太原近郊的晋祠也非常值得一游。这座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的祠堂集江南园林的清丽婉约和北方建筑的大气恢宏为一体, 优雅高贵。终年不竭的“难老泉、千年古木“卧龙周柏、圣母殿内43尊侍女像并称其三绝。

难怪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两位(貂蝉和杨贵妃)都出自山西,漫步在太原街上不时有现代美女迎面而过, 不仅皮肤白净细腻, 身材更令人羡慕。虽然一般餐馆的服务实在不敢恭维(服务员大多冷若冰霜, 甚至还把别人喝过的汤端给我们等等), 但是我们入住的三晋国际酒店真是无可挑剔, 更有趣的是这家酒店的背景音乐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流行的歌曲,跟外面好似隔离的世界。坐在酒店的大玻璃窗前, 面对五一广场, 痴痴地看着在迎泽大道上穿梭的车流、人流,耳旁萦绕着沟起我无限回忆的“恋曲1990、“一场游戏一场梦、“让我欢喜让我忧,恍若时光倒流......

当充盈着老陈醋味的飞机拔地而起时, 我向夜幕下的山西大地挥挥手, 轻轻道声“再见, 衷心期待着三晋子弟们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