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记行::北京(二)
文章来源: 明亮2008-11-12 14:44:22
 





不知不觉乘地铁就换了一号线。当年北京只有一条地铁线,东起北京站,西至苹果园。途经八宝山,公主坟,五棵松,木樨地等等。当年地铁售票一角钱,随便可以在里面打转。小时候大概记得是去陶然亭公园玩,那个公园里有挑战小朋友决心和毅力的所有不安全的大型游戏,比如雪山,横斜着成陡峭的60度角,要先趴着石头边缘上去,再滑下来,还有独木桥,真正的一根木头,走上去晃悠着会直接倒栽下来的。这些远远比千篇一律的滑梯转椅一类的刺激。小朋友心惊胆战地欲罢不能的去亲近,刺激得小心脏怦怦乱跳,而后上瘾,和毒品性质有些类似。好像那公园里,有列呼啸而过在公园中穿行的小火车。排队的家长领着小朋友,可以再修一个抵抗匈奴的汉长城。我曾经在矢志不渝排队的时候,听实在站不稳的老奶奶和孙子讨饶,“宝啊,咱坐地铁去行吗?比这小火车大多了,还跑得更快。”孙子震天动地跺着脚,“不吗不吗,就要坐这个小火车。”

地铁对于我来说,就是无比高级的小火车。当时我那么热烈地喜欢地铁里面光洁的大理石柱子,图案是那样朦胧飘逸。苹果园,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我梦想中那地方繁花似锦,熟透的苹果一串串压弯了枝桠,小时不知亚当夏娃,要不,那就是我梦想的伊甸园。我们每次都是坐着地铁去看姥姥,一站一站,地铁呼啸着在黑暗中穿行,隐约看见窗外密布的电缆电线。我到了五棵松会去找是否松树在哪里,又觉得公主坟这个地方很不吉利。虽然那里遍布着各军区的大院,大院里真空一样依旧遵循着部队的等级,门口站岗的盘问三遍才让你进去。而一到木樨地,我总是禁不住想起木须肉这道菜,满口腔都弥漫着洒满酒香的鸡蛋黄花黑木耳。

这就是为什么我到美国以后,望着高大防空洞一样的地铁,觉得特冷酷。这里有很多线,红线,桔黄线,绿线,蓝线,蜘蛛网一样,地名没有一个能让我想起饭菜香和美丽的花园。他们的名字全是带着撇的法文,要不就是各种方块,而且还是和法律有关的,透着寒气。我当年站在冷风飕飕的站台上,看着冰冷的站名,无比怀念北京地铁的美丽温暖和诗意和爱情。

换到了这个熟悉的一号线,在天安门东下了车。出来,天还是蒙蒙的亮,可人却很多了。大家都要等着看升旗。我没有专门想来看升旗,却赶上了。那对儿小夫妻看着手表,连升旗的时间都可以具体到分和秒。他们说,报纸每天会登的。我到的时候,已经远远看见从金水桥那边,走出了英武的军人。我们隔着街看过去,街边站满了人,重重叠叠好几层,还有几岁的孩子,手里举着小国旗。可到底看不见,因为刚好几辆旅游客车,稳稳地停在街和广场之间的马路上,上面的游客都一边倒地趴在那边看得到的窗口,拍照。据说,看升国旗是北京旅游的一个项目,这些旅游车老早算计好了时间,特别在那时路过的。

天还是有些雾蒙蒙的,没有那种透彻的蓝,国旗还是一点点升起来,大家都能看见了。很多人欢呼,很多人拍照。打扫卫生的大婶也站立着休息,后面还有两名武警,站得笔直,很帅气。

广场的确大,除了摆放的花坛不一样,其他还是小时候里记忆的那样。我们小时候,入队系红领巾要来这里,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要来这里,去人民大会堂儿童节联欢要来这里,庆祝十一国庆要来这里。而那场著名的动乱,也是在这里安营扎寨的。那时的广场,聚集了强烈的青春荷尔蒙,弥漫得呛眼,泪会不由自主的流。还有红旗,白馒头,雨衣,帐篷,头上缠着白布条,写着红字的记忆。天安门里有太多政治,无比宽阔的长安街,一直都是躁动不安时候,最早挤满了人群的街道,最先感受见证历史的地方,就好像那只游在春江里最先知道水暖了的绿头鸭。

而这天的广场在清晨中,很闲适。各地来的旅游团把游人散落在这里,很多人都是头一次来。他们古铜色的脸上有些错愕,有些兴奋。为了导游方便管理,他们带着统一的桔色小帽子,列成方阵,导游一个个清点过去,而他们扭头还去看那些花坛和建筑。有一群欢快的人群,他们统一套着肥大白色的T恤,胸前是7811几个字,这是一个大学同学30年聚会,他们仍旧蹲成当年照毕业照的样子,仍旧是一个欢乐的集体,但时间跳过了整整三十年。

广场上花坛有各种主题,奥运福娃,嫦娥奔月,围着很多人在照相。广场上有大字横幅,拉开去写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九周年”,“坚持改革开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鲜红耀眼。很多人手里还是举着国旗,悠然的漫步。只有我,在和我妈妈,一边走,一边唠叨三鹿奶。而慢慢觉得,这些人群,不远万里赶来看祖国首都的人群,他们制造出的欢乐气氛,足以压倒任何媒体,平煤电煤无烟煤,那些连轻烟都算不上。我们有太多的人,每天发生太多的事情,只要我家的婴儿还在笑,我会接着带着全家来看升旗,看花坛,看美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也许,这些无关爱国,手里的国旗很多是旅游团发的。

那天晚上去中国大剧院看芭蕾舞,回来打不到车,又重新沿长安街走了一遍。国庆期间,这些建筑物被灯光勾勒出金边,琼楼玉宇般浮在暗蓝的夜空中,还是人,人如潮水,绵延不绝地流淌着。欢声笑语,有很多很多年青人。汉白玉的华表还立着,“据传,天安门后边的一对“犼”头朝宫内,叫“望君出”,是提示“九五之尊”的皇帝不要一味呆在宫里,而是应当到民间去走一走,看一看,实地了解民间疾苦;前边的一对“犼”则头朝宫外,叫“望君归”,是提示在外巡视的皇帝不要在民间滞留得太多,因为还有许多国事需要他处理。至于皇帝是否会这么做,那就另当别论了。噢,我忽然记起来,我们据说是已经没有皇帝很久了。

 



上面两张是天安门广场过街地道里面拍的,有很多这样的小摊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