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和他家的母语
文章来源: CaoYuan2016-10-08 06:57:53

前不久,在巴士站等车时,偶然碰见熟人崔先生。巴士在站前停下时,老崔牵着一个约两、三岁的小孩子从车上走下来。老崔说小家伙是内孙子。“安你哈西油!”听他这么一说,我便用朝鲜话跟小孩打招呼,但他似乎听不懂,没回应。也许我的“疯狂”朝鲜话走了调,于是改用中文再喊:“小朋友,你好!”立刻,小孩开口,长长的回了一声:“叔叔你好好好----”

老崔是中国东北人,朝鲜族,出国前是国家干部。十二、三年前,老崔俩夫妇随一公派“考察团”来欧洲进行“商务考察”。本来是两个星期的签证,但“考察”完后,夫妻俩决定不再回去,“打黑”留了下来。因当时正收集相关资料,我认识了老崔。后来他们夫妻俩一起申报难民,适逢政府放松难民政策,顺利过关,得以“暂居”。不久后“暂居”变为“长居”。随后“长居”又变成“永居”。接着又办了护照,回国探亲访友,衣锦荣归。再后来又担保两个儿子过来读书,读完后儿子又“黑”了下来。“黑”变“白”后,大儿子又成功地担保国内的女朋友过来,成家立室。一家人就这样步步为营,全家终于在这里落户。

同老崔他们家接触时间长了后,对他们的了解也多了些。虽说多年来中国来了不少移民,哪个省份的都有,但东北来的朝鲜族同胞令我倍感兴趣。正如华人在越南那样,朝鲜族在中国也占少数,他们使用自己语言的情况跟越南华人留越时使用中文的情况有可以比较的地方。即在一条直线中,位于中间部位的人大都在不同程度上懂中、朝双语,而两头则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的人只会中文,不懂朝鲜文;另一个极端的人,只识朝文,不太懂中文。而且,一个人懂不懂中文,跟这个人所居住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有关,当然也跟他/她自己的成长、学习和工作经历有关。老崔说他讲朝鲜语仍然十分流利,尽管中文是他的第一语言。反而,他妻子讲起朝鲜话来就很吃力,有时甚至不敢开口。所以一向以来,他们在家只讲中文;子女也就只识中文,不懂朝文。既然子辈不懂朝文,孙辈就更不用说了。难怪那天我用尽我的“朝鲜话看家本领”跟他小孙子打招呼,小家伙没有反应。

关于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的问题,我曾经同老崔夫妇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聊过几次。我们谈到,越南来的华人,过去很多人都是经常使用越南语的,但离开越南之后,他们都让自己的子女学中文,很多人还送孩子去周末中文学校读书认字。如今,在西方成长的年轻一代很多人仍能讲些中国话(虽然不可能是第一语),那么现居海外的中国籍贯朝鲜族人,为何不让自己的后代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呢?老崔支支吾吾的琢磨了许久,想不出什么明确的理由来。其妻在国内时曾是领导干部,但她的答复同样没有新意。“习惯了,改不了啦”,崔夫人就这么样含糊的一句将话题推开。看得出,他们都乐意让年轻一代以中文作为母语。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选择似乎跟越南华人稍有不同。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海外的朝鲜族人人数太少,抑或另有其他原因,这看来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