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文学与传统文学, 高科技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以及海外文轩
文章来源: BeautyinAutumn2019-03-12 07:43:33

文学,英文:literature它的拉丁词根源于litteraletterhandwriting,顾名思义,它是以书面为形式,当然,在人类最初甚至现在也有以口头的形式展现,比如歌词唱本,它可以是非虚构的的散文、杂文,也可以是虚构的小说、剧本等,总而言之,以文字和语言来表述人类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说文学是人学,它是以文字语言来呈现人类自身情感和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最早文字是写在树皮和木头竹片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先是纸的发明,然后是印刷业的发展,(中国的活字印刷),唐朝的雕版印刷与唐诗的流传,宋朝的活字印刷与宋词的鼎盛,都可以看出文学载体与传播流传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电脑和网路的发展,文学的载体又出现变化,一种新的文学型式,我们称之为网路文学出现了。网络文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发表的文学作品,那么在网路文学出现之前的那种口头和书面的文字的文学便是我们现在称之为传统文学。

网路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在哪儿呢?在于载体的不同,传统文学大多是以书或者说是印刷在纸上的形式,或者我们说纸媒(报纸杂志也包括在纸媒里),而网路文学是用电脑和互联网甚至是手机作为载体。

网路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平等性或者说公众性, 网路上人人都可以是作者,随便写点什么滑鼠一点,就可以发表了,与读者的交流也是非常的快速和直接, 但是它的缺点也同时存在,因为没有编辑把关,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网路上充斥着大量的文字垃圾,也因此拖累了网路文学的名声。

我刚开始回归中文写作的时候,也是投稿给纸媒,纸媒发表的文章我拿到网路上去,纸媒的文章发表了没有大的声响,反倒是放在网路上的文字马上就有不少读者在文后评论,这种快速的直接的与读者互动,不仅给写者极大的鼓励,而且也会激发写者进一步思考,甚至会影响写者的思路。我写长篇小说《冰雹》时, 就是一周两次发一章节在网路上,那种全民大讨论的热潮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激动,到不是说《冰雹》是我写的最好的小说,可能正好小说的内容在当时的一群读者中引起了共鸣,而我也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反思我想写的男女关系以及家庭婚姻的问题,在我创作中不能不说有一定的慎重下笔的影响。

应该说那部小说为我赢得了不少读者,至今他们还跟着我的笔触,有的成了我的文友和海外文轩的文友,这部小说网路上连载完,立刻被中国的长篇小说杂志刊登,并为我赢得第一个文学奖项,是我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海外,尤其是北美,知道我的读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部小说,当时在硅谷,有些团体请我去演讲时,把我写成网路作家,我当时是非常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自认为我的作品很多都发表在纸媒上,我也不是那些随便写写的网路作家,对文学充满了热诚和热情,最主要内心深处我觉得当时的所谓网路作家比传统作家似乎低一个档次,所以,怎么能认可呢?!每次我都喜欢纠正一下人家给我的冠名,虽说我得益于网路才拥有了那许多读者。

也是因为这群跟着我的读者,我慢慢觉得有带领大家的责任,从新浪网开始的文学爱好者的圈子,到争取言论自由自己开发新的文学园地:海外文轩网站,应运而生。

下面来说说媒体。

什么是媒体?

媒体(medi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s”,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中国字“媒”是“女”字旁,中国古语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以前那种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男女成婚是需要媒人来说媒的。这个“媒”主要是在男女婚嫁中起传情达意的中介作用。

文学被什么样的载体传达给大众呢?也就是说在文学与读者之间那个“媒”是什么?最早可能是口口相传,然后咱中国人发明了纸和印刷术,书成了文学的载体,近代有报纸和杂志,这些都是文学的媒体。再后来,无线电和电视的发明,载体越发多样性了。

现在一般来说,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的媒体,例如:互联网、电子杂志等,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简而言之,新媒体就是数字化的媒体, 也可以说是目前万物皆媒的环境。

这两种媒体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哪些呢?

  • 市场的影响,传统文学的载体纸媒,以前在中国大多受政府严格控制,具有国家垄断性, 今天国营的出版社报社依然如此,可是互联网是没有垄断保护的,一出现,就显示了它的自由度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虽说中国政府也禁某些网,可翻墙听说过吧,严格地说是不可能完全严禁的),我的老父亲就是从每天看报纸上的新闻,到后来他到美国我介绍他从平板电脑上看文学城、万维等国外的中文网站上的新闻,回国后,他学会了翻墙,如今再也不买报纸了。
  • 受众的差异,传统文学所依赖的传统媒体是“主导受众型”,而网络媒体是“受众主导型”的。这家网站不好看,读者立马转另一家,而网站也被受众的喜好所牵制。前不久,中国的网民看见一官员手上的昂贵的瑞士名表,人肉搜索挖出该官员的贪腐,从而造成该官员被撤职查办,就是“受众主导型”的实例。
  • 写作上的差异表现在网络新闻文稿着重在速度快,文章要短。网络标题的制作是大白话,需要直接了当,并突出重点, 很多时候有标题党的嫌疑。
  • 因此内版面和采访上, 都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现在时髦闪小说、小小说,极短篇等等,都是要求字少文短,尤其是手机微信盛行之后很多人说人们如今很难耐着性子在手机的小屏幕上读长篇,也许是吧,但是我也听到不少人讲他们还是愿意一卷在手,闻着书香,坐在阳光下安静的读一本书。就我自己而言,我既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也写过一两千字的短篇小说,我觉得各有不同,也各得其乐,我并不想放弃其一,也没有必要做选择,有的时候用简短的语言说个短故事,很能表达我想要说的意思,有的时候我需要耐心慢慢写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因为也有那个需要。这并没有高低之分,真如想把一个故事用一千字说到生动精彩也不容易,同样二三十万字的大部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写完和能写的精彩的。

我的结论是:在现代多媒介共同作用下,文学的欲求呈现丰富的差异性,同时具有互补性。比如,读报纸的老伯伯从不上网看新闻,而一些年轻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网上需需寻求,包括读诗读小说、写作等,都在网上完成,这两组人的欲求都能在纸媒和新媒体中得到满足。

随着数字化为特色的多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文学创作主体的地位、角色、欲求等都随着各种媒介的此消彼长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学创作主体内部产生分化,精英作家、通俗作家、网络写手、段子手等共存于同一个文学创作空间。而不同的文学形式相互渗透,不仅出现影视的文学化,还发生了文学的影像化。我觉得我们不论是传统作家还是网路作家,都不必惊慌害怕,作家这个文学创作主体应该摈弃文学与新媒介对立的二元思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创造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别样的文学形式,坚守和传递以陌生化为特征的文学性。华裔作家李翊云有次我们一起开会她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她说地球似乎越来越小,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国巨变,世界巨变,可人性自古到今基本上没有变!从前别人吃的那块肉比你碗里的大一点,你会嫉妒,现在别人的股票赚钱比你多,你也会嫉妒。嫉妒的东西不一样,可嫉妒这种情感(绪)却是一如既往。我们前面提到文学是以文字语言来呈现人类自身情感和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写出人性,无论我们身处那块土地,无论文学的载体如何变化,媒体如何变化,文学的本身从古至今应该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

再说说海外文轩,海外文轩最早成立于2009年,当时只是在新浪网里成立了一个文轩爱好者的圈子,大家在圈子里发文,里面有一部分是我的读者,后来因为新浪网限制言论自由,我就有自己建一个网站的想法,最终在2011年,这个想法成真,所以海外文轩成了一个纯文学网站的代名词,次年,我们又成立海外文轩作家协会,写作上有一定水平,在纸媒上发表过作品的作者可以申请加入我们的协会,至今有大约六七十位作协会员,遍布世界各地。所以,海外文轩,她既代表一群人一群文学爱好者,也代表一个纯文学网站,同时还是一个相对比较专业的文学创作者协会的名字,三位一体。作为文学人,我们不仅对文学创作充满热情,我们还对我们人的本身和华人群体充满责任感,我们曾经发起助学中国贫穷孩子的手拉手助学活动,帮助贫穷地区的小学建立图书馆(海外文轩书屋),出书, 举办成人与孩子们文学相关的征文比赛,并建立了海外文轩文学奖,专门鼓励中学生们对文学和文学创作的喜爱......

海外文轩网站的最初几年我们创造过辉煌,当时读者增多,大家在网上讨论文学和生活热烈,作家与读者得互动非常吸引两方的人马,可是忽然微信爆棚,网站的点击率骤然下降,连有些作家自己都整天玩手机微信,赖得再写长篇大论。正当我们迷茫不知是否该关掉网站之际,对微信里的杂乱和不辨真假的东西厌倦的一些人又回归网路,我们在老网站瘫痪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决定重建新网站,如今新网站上依然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读者或者写者在注册,新的文章也不断在发表。同样,网路这么多年下来,认真写文的作家们,不论传统作家还是网路作家,都依然以自己的文字能在报刊杂志或者出版社印成铅字而自豪,因为那也是一种被承认和被肯定。至今也没见一种文学载体彻底取代另一种,倒是看到这些不同的载体在相互作用和渗透。而文学的形式的改变,比如短篇盛行,迎合新媒体的变化,也并不是文学走入窄巷或者End of Road. 在今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引领下,文学阅读的选择呈现多样化,审美也趋向多元化,我们不应该对年轻一代对新媒体造成的阅读新习惯持悲观的态度,而应探索和引导文学阅读的新观念。文学阅读必须向影视和网络媒介开放,丰富文学阅读的体验,也丰富文学创作的体验。

总之,我们作为文学创作者,既要保持自己的文学热情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文学创作的质量,同时,也应该开放思想,接受新时代高科技所赠与我们的便利、快速和直接等现代化的技术和载体,不固步自封,不拒人千里之外,与时代并进的同时,也把万年不变的人类共同属性和个体差异都能宣著于我们的文学创作中,丰富我们的生活,也丰富人类人学的宝库。

谢谢大家。

(在纽约法拉盛图书馆有关“媒体与文学”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