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云月

江流天外,月涌云头。 扁舟一叶,酹祭悠悠。
个人资料
江天云月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老大帝国何以一朝覆灭:闲侃清朝末期那些作死的事(一) 聊到历史,我最喜欢的是圣经上的一句话,非常优美而富于哲理,说:“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本无新事。”极权封建皇朝的兴衰就是如此,只要极权本色不改,它的兴衰就总会循环在一个模式,周而复始,所以,欲卜未来,读点历史就能知道个大概其了。 不太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23-09-15 09:10:31)

(江天按:这个故事看似传奇,但一切皆是真事) 我的老家是一个小村,但紧挨着一个大村,慢慢的由于人口增加,房子越盖越多,两个村融合在一起了。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形成了一个镇。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小学,初中和高中。村北靠公路,还有公社,粮局,派出所,储蓄所和医院。回想当初,村民们很羡慕这些吃商品粮的。这些端国家饭碗的人们,可能也觉得高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细解9.13林彪出逃事件的那些谜团(1) 时光荏苒,又到9.13!这个注定会在世界历史上占有一个位置的日子,再度让我们想起,它曾是以何等特殊的震撼效果,改写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发生在整整52年前(1971年的9.13)的这场林彪出逃事件,至今仍然是中共党史上最神秘也最重要的一次事变。 说它重要,是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等于客观上宣布了文化大革命的破产,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人在岁月中行走,看遍他乡风雨,往往就会更多地把心栖息在故乡的婆娑树影。 最近一直整理思绪,想在忘记前,更多一点地写下故乡的那些人那些事。于是俯仰间常见心头有人影鲜活,如同生命在对话,有不吐不快的情绪。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杨三。之所以取名杨三,是她确实叫三儿,杨三上有两个姐姐,她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 直到今天,农村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能以节死即君子——聊聊瞿秋白之死(下) 按照瞿秋白发表的《多余的话》,我个人坚信,其实瞿秋白也与陈独秀有同样的心路历程,可悲可惜的是他没有陈独秀这样的幸运。 《多余的话》写于国民党监狱中,1935年5月23日完成,此书写就不到一个月,即6月18日他就被处以枪决。国共两党的史料都记述承认:瞿秋白临刑时“谈笑自若,神色无异”。行刑当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能以节死即君子——聊聊瞿秋白之死 (上) 蒋介石处死瞿秋白,是意料之中事。 瞿秋白不同于中共第一任领袖陈独秀,他成为党魁的1927年,国共已经正式翻脸,瞿秋白主导策划了一系列武装暴动,比如著名的8.1南昌起义秋收暴动等,据说有名气的就有35次之多,那几年的血腥味味道浓浓。瞿秋白还明确提出了要施行”红色恐怖”政策,所谓红色恐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3-09-02 05:36:29)

回忆当年高考那些事 时光流逝,悄然无声,不知不觉中到了退休年龄。也许是上了几岁年纪,也许是有太多的闲暇,我最近经常会想到高考那些年、那些事。 我们班两个同学的故事值的一提,他俩是同桌又同乡,所以当年总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为了叙述方便,我就称他俩焦同学和孟同学吧。 高考结束后,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就是让人焦心的等待。录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附视频:说说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逻辑////“既然日本说核污水无害,就应该把它留在日本”这句话的逻辑//不要让自己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孽子//美国为什么不会再建核电站//怎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核污水排放的危险 小议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放的逻辑? 近日从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耿爽在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放问题上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前几天发了一篇博文,“由友情到私情引发的人间惨剧”,文中故事,除了人名之外都是真实的,当事人是我儿时祖居的近邻,他们大我十几岁,儿时我跟他们都是熟悉的。 今天接着给大家讲另一个情节类似,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的真实故事,算是上一个故事的姊妹篇吧。 这个故事的当事人跟我关系更近,是我曾经的同学。 儿时的年代虽然物质匮乏,但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家乡的令人唏嘘的真实故事) 常言道,奸出人命赌出贼,此言不虚。话说30多年前,两家邻居和睦相处,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共同点:相同的年龄,在家中都是独子,曾经的同学,共同的经历,前后脚结婚,而且孩子也同龄,所以两家走的很近,互以义兄义弟相称,简直不分彼此。 本来乡野之人也自有大地之子的岁月静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