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运与你相随。万瑞
博文
十二、为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提供情报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湖南时,我们从收到的情报中,深知他们的处境十分困难,但当时我们对中央红军的去向捉摸不定。为了给中央红军提供情报,我们抓住贺国光行营电台为中心,加紧破译蒋介石的密码。蒋的密码非常难猜,破译的任务主要由我和蔡威同志担任。开始我们只能猜出几个字,以后发展到一部分字,我们一个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一、川北苏区在反围攻中壮大
蒋介石在在重庆建立了行营后,就开始准备对红四方面军的围攻。首先是反田颂尧的三路围攻。由于我们对敌情了解的较详尽,很快就把田颂尧打垮了。这时主要战线又转移到苏区东线。先是给刘存厚歼灭性的打击,占领宣汉、绥定,威胁开江、万县,直指刘湘。反刘湘决定性的一仗是在万源县的青龙关,我们的队伍摆在青龙关、南天门、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3-25 13:49:31)
十、高层的矛盾
1932年陕西杨虎城部的孙蔚如军长,通过陕南党的关系,派他的参议武志平同志来我军,希望与我们取得联系。张国焘对此事又相信又怀疑,杨部是杂牌军,原是西北军,受蒋介石的排挤,因此可以相信;但又认为孙蔚如此举又可能是窥视我们的意图,即我们究竟是向陕西方向发展,还是向四川发展,这又值得怀疑。当然,在当时这样的怀疑也不是完全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3-25 13:46:07)
九、破译
王子纲同志的报务在红军中是屈指可数的,蔡威同志在机务方面非常钻研,译电、机要我搞得比较多。为了对付敌人的围攻,我们开始建立敌人的情报工作,我和蔡威同志集中搞破译。先是敌人用英语符号通报(如长官的名字、地点等),慢慢积累摸索,就把敌人的番号、驻地、电台符号都搞清楚了,这对我们的破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步,把所有的收音机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3-25 13:44:26)
八、又有了根据地
巴山是很长的山脉,四川北部的屏障,海拔也在四千公尺左右。老百姓说:巴山是上山七十里,山上七十里,下山七十里,三七二百一十里。部队从下午三点出发,午夜十二点到达山顶。山上有些地方积雪很深,又冷又累,腿僵脚木,膝盖已不能弯曲,走到后来,只能机械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电台的运输队,病号增多,掉队的不少,只好再从连队抽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3-25 13:42:37)
 七、被迫西征
当时到平汉路西进行外线作战,根本没有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的打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过路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无法再回到鄂豫皖苏区。经中央回电同意,红四方面军被迫西征。
我们是1932年10月离开鄂豫皖苏区的。走前,敌人的飞机整天在新集的上空盘旋,新集已被炸成一片废墟,省苏维埃和军委的住地,除两间房子外,全部倒塌了。
究竟是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六、过平汉路是中央同意的
1932年9月初,部队从皖西北回到黄麻地区。这时,蒋介石集中30余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新集的大沙河发大水,国民党的飞机开始集中轰炸新集,主力部队在七里坪附近同冯寿二打了一仗,这是一场最激烈的战斗。蒋介石集中了他的嫡系部队胡宗南、上官云相等五个主力师,武器好,火力强,装备完整优良,并配有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3-25 13:37:00)
五、终于有了电台
油有了,器材也搞到不少,但仍然缺少电子管和电池,特别是发报机上的5瓦的大型电子管,特工在武汉也买不到,因此,电台还是迟迟建立不起来。
1932年3月间,在新集北的潢川打了一仗,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真是雪中送炭,我急忙跑到前线去接收,在潢川前线我又见到了徐向前同志。
我第一次见到徐向前同志是在1931年1月下旬,他在黄安战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3-25 13:35:12)
四、苏区的第一架飞机
未到苏区之前,我不认识张国焘。大概是到新集的第二天,我和蔡威到军委的小餐厅吃饭,见一个人正站在桌旁吃饭,他没有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也不好问他,他只是在那里闷头吃饭。我觉得此人很奇怪,表情冷漠,也不开朗。这时一个警卫员进来和他讲了几句话,我发现他是江西萍乡口音(我也是萍乡人),就估计他可能是张国焘,可我不好问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电台还是建立不起来
我到苏区是为筹备建立电台的。可是苏区的通讯器材奇缺,电台暂时建立不起来。于是比我们先期到达苏区的蔡威、王子纲他们首先办了一个无线电训练班,培养通讯人才,我和徐以新来后也参加了这个训练班的工作。这个训练班不仅搞无线电,也搞有线电,电话也归我们管。那时在训练班学习的学员,现在还在的有:游正刚、冯吉禄、徐明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