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夏斗寅1885年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东木区搁般山村夏家垸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夏斗寅的父亲是穷苦农民,在儿子出生后不久,突然病故。母亲梅氏白天上山拾松枝做灯火,夜间帮人织麻纺线,为乡邻缝补浆洗,纳鞋搓衣,赚得少许钱粮供夏斗寅上学读书,维持生计。夏斗寅13岁时母亲又抱疾离世,他生活困窘,学费无着,15岁的他背井离乡,浪迹至武昌,入湖北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王造时先生是江西安福人,生于1902年8月。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在《自述》中说:“我代表清华参加,又被拘捕。通过五四运动和两次拘捕,爱国主义深入我心,从此以后,反帝运动我无役不从,几十年如一日。”
左起第三是王造时
1925年8月,王造时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19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自从施琅收复台湾以后,台湾人民虽然稍稍有些骚动,但很快就平息下去。到康熙晚年的时候,任用了一个贪婪暴虐的王珍作了台湾知府,此人到了台湾以后,没有税的要加税,没有粮的要征粮。老百姓不服,就要捉来打屁股,或者戴上刑具关上几个月。还有,所有诉讼案件,也基本上是有钱即赢,无钱就输,以致台湾群众怨愤日深,对政府十分不满。一天,有个贩鸭的小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38年11月12日夜,长沙突然燃起一场全城大火。因12日的电报代号为“文”,大火发生在夜间,故为“夕”,因此称这次大火为“文夕大火”。这场大火烧了五天五夜,使数千年的长沙古城毁于一旦。全城63%的街巷、房屋被烧。粗略估计约有3000多人丧生。

国民政府调查大火原因,追究起火责任,结果枪毙了湖南警备司令文重孚等3人。19[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国民党川湘鄂绥署主任宋希濂于1949年末被俘,改造10年后被特赦。获释后将其戎马一生状况写出,遂成《鹰犬将军》一书。该书中有《瞿秋白被害经过》一章,系宋希濂1935年任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长时之经历,当时他奉蒋介石之命将瞿秋白枪决。此章对瞿秋白被俘经过、关押时情况及被杀害时之表现均述之甚详。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杀害。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张自忠,山东临清人,杰出的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于1940年5月16日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他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连夜运往重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秦土协定》又称《察哈尔协定》,它是察哈尔省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之间签订的。该协定的起因是1935年6月5日,日本关东军驻内蒙古阿巴嘎旗特务机关山本亲信等4人,由多伦潜入察哈尔境内偷绘地图,行至张北县北门,不服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一三二师赵登禹部守卫官兵检查,被送师部军法处拘留,8小时后放行(张北事件)。10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庞炳勋,字更陈,1879年10月25日(光绪五年九月十一日)出生在河北省新河县南阳庄村。幼年读书,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的清军,毕业于东北测绘学堂,在清军第三镇充当测量官。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辛亥爆发后因受当局怀疑,被迫弃军还乡。庞炳勋回到家乡后,由于家中经济拮据,兼做小本生意,以补贴家用。由于从商多年,庞具有小商人的精明。民国9年,新河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次年的10月10日武昌起义像一声平地而起的春雷,震醒了中国大地。两三天之后,毛泽东到城外兵营里去看望一个同乡,才知道了武昌起义的消息。一天下午,湘乡驻省中学来了一位武昌的革命党人。他在讲台上慷慨陈词,痛斥清朝政府昏庸误国。接着,他又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武昌起义的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由于江青在上海的种种风流韵事,感觉到在上海混不下去了,在77卢沟桥事变暴发后,江青于1937年8月下旬来到了延安。江青第一次见毛泽东是和朱仲芷一起去的,朱仲芷做好了湖南腊肉,准备送给毛泽东,江青要求一起去。朱仲芷和江青一起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走到屋外,与他们交谈了一会儿,并没有让她们进屋。江青第二次见到毛泽东是1938年春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