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Lowtaxes,warmsunshineanddeepdiscountsonrealestate.NowonderIRSdatashowsthewealthiestamongusareheadedsouth.Surprise:America'swealthylikewarmweatherandlowtaxes.That'sthetakeawayfromIRSdata,analyzedbyForbes,onmovesbetweencounties.Welookedforcountiesthatthericharemovingtoinbignumbers.SlideShow:WhereAmerica'sMoneyIsMoving
Toppingthelist:CollierCounty,Fla.,whichincludesthecityofNaples.Taxreturnsacco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因为啊爸爸如是说......祝大家母亲节快乐!
母亲节最佳献礼就是让母亲们笑一笑TheMomSong附中文字幕
附送小礼物是给爸爸们的Dadsense爸爸之歌附中文字幕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在美国FOX电视台第一次见到了一位老巫婆,把我狠狠地愕然地娱乐了一把,这样睁着眼睛昧着良心满嘴胡言(毕竟应该尊老,不想形容得太难堪)的“老人家”,备受其追随者拥戴,堂而皇之的成为美国主流电视台节目的常年固定嘉宾,还有肥水滚滚不断流入其荷包,第一次为我们中国土产的某位大师感到了些许悲哀。因为正在做午饭,只选择性的看了和现场观众的三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神秘广告牌引全美争议布殊笑问“想我了吗?”(图)
在这个广告牌上,右侧是前任总统布什的一张照片,左侧则写着“想我了吗?”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月9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怀俄明市的一个户外广告牌日前引起了美国民众的热议。在这个广告牌上,右侧是前任总统布什的一张照片,左侧则写着“想我了吗?”很多人认为,有人借此表达对现任总统奥巴马的不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加速清理外籍华裔未注销户口海归们活在恐惧中
  不少返到中国、未取消原在国内户口但却持外籍护照的华人,往往活在恐惧当中。图为上海市一景。网上图片
  加拿大一份学术报告指出,中国近期加速清理海外华人在中国户籍,令许多被迫回流的加国华裔活在恐慌中。报告建议,在中国短期不可能承认双重国籍下,中国官方应加速修法,令从海外回流人士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日,闵行区的潘女士家房子被强制拆迁,潘女士在三楼投掷自制燃烧弹,无奈家庭作坊做的燃烧弹只能用瓶子,技术上自然就遇到了瓶颈,威力太小,被消防车轻松扑灭以后,消防车的高压水枪对准潘女士扫射,最终潘女士缴械投降。
看到这则新闻,我欣慰的感到,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社会进步了。冲锋枪换成了高压水枪。那么,为什么会导致如此惨烈的抗衡呢?因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你还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对比报告
我去年末回了趟上海,不仅走马观花,也与许多在上海的朋友深谈了职场的情况,颇有感触。希望能对想回国发展的朋友有点帮助。
如果你不看本文的其他部分,那就请看这一句:
除非你在国内有过硬的关系,不要指望你的海归头衔会得到什么认可。
以下是在上海的情况:
1。海归是不希奇的。别说海归,连纯种外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打算海归的人应该看看一位白领给2009年支出算的帐
这是我在网上发表的第一个有意义的长帖子,有点紧张~~~~~~
  平常我没有记帐的习惯,其实是不想记下这些让我心痛的数字,就糊里糊涂地花吧,有时静下来算算,很迷惑,赚得不算少(也不多),也不是无节制花钱,可一年下来没有多余的钱,详细的支出详细如下:
  1家庭(元/月):
  房+车位贷款:5000
  水电.煤气.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公月工资到手的有4000元+三险。我到手的工资是1700元+三险。目前房贷1600元/月。
每月的收入:5700元
每月的支出:房贷1600元+生活费1000元=2600元
每月生活支出明细:
房租:500元(12平左右)
网费:50元
有线费:10元
水费:0元(不用交水费)
电费:30元(电脑、电视、电磁炉、电饭锅)
公交费:40元.(一天一人0.8元*24天*2人)
通讯费:50元(25[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以前从中国移民美国被认为是“人往高处走”,有的华人为了子女和未来,放弃大陆的发展机会,咬牙留在美国。如今中国大陆经济起飞,许多留在美国的华人发现“过去不如自己的人”现在都升官发财,比自己的情况好得多,强烈的失落感使得一些华人产生心理疾病。
  据美国《世界周刊》报道,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后,华人移民美国人数一浪高过一浪。当时从中国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