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埽的博客

“the feeling of happiness dwells in the soul” Democritus
个人资料
涮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妇女解放“第三次浪潮”中的激进派先锋们,曾以怎样的愤怒、敌视乃至复仇的心理,发动了一场殊死的“权力”斗争,斗争的矛头直指婚姻和男人。“前卫”的女教授告诫女学生说,婚姻和男人都是压迫女人的罪魁祸首,进而教导“自由”的女人们“不做妻子,不做母亲,不做男人的奴隶”,鼓励已婚女性冲出“围城”。后来成为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结交朋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一、自私心理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争名夺利,甚至损人利已。这种心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一天晚上散步归来,看见小偷光顾自己的茅舍,但找不到任何财物,便脱下自己的外衣,站在门口等待小偷出来,他怕惊动了小偷。
  小偷出来遇到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我的朋友,你走大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避寒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到小偷身上,小偷满脸羞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1-02-09 11:34:11)

王贵,安娜和焖堆在看新闻:这是他们的点评
(NEWs:奥巴马对胡总书记说,我终于明白了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吃的文化,比如:岗位叫饭碗,谋生叫糊口;受雇叫混饭,混得好叫吃得开,受人欢迎叫吃香;受到照顾叫吃小灶,花积蓄叫吃老本;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男人老是用女人的钱叫吃软饭;干活多了叫吃不消;受人伤害叫吃亏,男女嫉妒叫吃醋;犹豫不决叫吃不准;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关于亲情和爱情的几大谎言(转)
作者:武志红
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No.1。
    这个谎言如此绝对,以至于很容易被驳倒。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这个断言,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太可怕了。譬如:
    广州花都区的女孩阿俊,被母亲割掉双耳;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许多人对精神分裂症的荧屏印象都来自于《美丽心灵》。据说,《美丽心灵》的编剧阿基瓦.戈尔兹曼,其父母都是纽约著名的心理医生。也许,这正是他可以如此真实又充满艺术感的塑造纳什形象的原因。
  我曾经在咨询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被心理问题深深困扰的来访者,觉得自己再发展下去会得精神分裂症。
  其实,精神分裂症很重要的一个判断的标准就是“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02-08 23:37:12)
自我催眠的技法   ①自我催眠入门技法   场所:最好在安静的光线较暗的房间中练习。   姿势:将身体靠在沙发上或躺椅上,全身放松,服装不宜过紧,将有碍于全身放松的眼镜、领带、手表、项链、戒指等脱下。   呼吸:采用上述的深腹式呼吸法。四肢和手指轻轻地舒展,以配合呼吸。   1)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不再逃亡--——《叔本华的眼泪》读后感吴和鸣这是一本……书,我不能给这本书一个恰当的形容,它很特别,不完全是小说,也不完全是治疗实录,它就是它自己。它的容量很大,异常丰富,它最真实地展示了存在的主题,如死亡、孤独等,那是些惊心动魄的生存体验;它检视了人本—存在主义的思想传承,书中点缀了许多思想家们的语录,那些珍珠般的只言片语承接了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分析情景或治疗性设置  所谓分析情景是指对于精神分析的治疗性设置而言的。在精神分析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治疗性的设置也是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这里就精神分析在不同时期的临床设置特点加以简单的阐述。  第一阶段(前精神分析阶段)是指1897年以前。  那时,以对癔病的催眠治疗为主要特征。当然,也用这种治疗方法治疗其他神经症。这个阶段的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02-08 23:16:42)
通俗精神分析五法则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于是发掘你自己。去了解他的感觉、想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