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潺潺

斋心涤虑 一心念佛 普渡众生 求生极乐
博文
不只做坏事情才会产生报应,连一动恶念也会产生恶果。诸君如果不信,我引用两个故事来说:(一)卖瓜的故事从前梁武帝在世时,有一天他看见一桩奇怪的事情。某甲在卖瓜,某乙先来向他买瓜,某甲说不卖。后来某丙来向某甲买瓜,某甲却很高兴的卖给他。梁武帝看见这种情形,他大惑不解,于是就去问志公禅师。志公禅师是得道的高僧,有了解过去世的神通智慧。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于‘污染的造作’‘心不动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别心’(离念灵知)、‘行善而不执着善相’才是‘清净的造作’。换句话说,清净的造作超越了善恶的对待。这个观念也许诸君不易明白,让我举个简单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一个恶念会在心地留下坏的种子。起了无善无恶的念头也会在心中留下不好不坏的种子,将来(可能在今生或来生)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开花结果。善的种子结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果方法正确加上精诚努力,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很不幸的是,一般人大半都无法突破命运的难关和限制,这是由于智慧和阴德积得太少的缘故!下面我们举个实例来证明改变命运是可能的:甲、袁坤仪袁先生是明朝人,他的原名姓黄,字坤仪,号了凡,是江南吴江人。早年本来学医,后来遇到一位老人家,告诉他有作官的命,并劝他读书考取功名。这位孔先生是邵康节的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要不要下田工作。可是无论他有没有去耕作,都会受到因果法则的影响。如果他去耕作,他受到‘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因果法则的影响。假如他没去耕作,他又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因果法则的支配。有因果法则,我们才有自由;没有因果法则,自由对我们就没什么意义。譬如,万一‘种豆不得豆’、‘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命运的产生,其实就是三世因果的现象。真正了解命运的人,必然相信三世因果的存在。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智慧的哲学家无不肯定命运的存在,因为改造命运是以肯定命运做基础的。了解命运、知道命运是怎么一回事以后,才可以进一步去改造命运。现在,我们举一些著名的句子如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论语)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有的人富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诸君可曾仔细的想一想:在这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出生在富贵的家庭,而有的人却出生贫贱?有的婴儿生下来就很可爱,而有些婴儿却长得很丑呢?为什么有的人一出生就胖嘟嘟的,而有的人却瘦弱多病?…….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假如遗传就可以解释这些问题,为什么有些平庸的父母却生了聪明可爱的宝宝,而有些知识份子却反而生了白痴儿女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佛教不但讲‘因果’,而且还特别强调‘三世因果’。—你前生种什么因,这一生就会得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来生也会受什么果。就好像因果经上所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过去世和将来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就如同我们总不能因没见过自己的高祖父和曾祖父,就不承认他们存在的可能性吧!对于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们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我们打开报纸瞧瞧,几乎每天都有杀人、抢劫、邪淫或欺骗的事情发生,干这种事的人都是不相信‘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所以他们才敢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一个深信因果的人,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凶恶的事情。因为他恐怕别人的指责和评论,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事实上,单用‘宿命’或‘自由’这两个名词有时无法解释人生的各种遭遇。语意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永远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完全。换句话说,语言文字和现象实物之间永远有差距存在。宿命论和自由论各可以解释人生的若干遭遇。因此,这两种理论都对了一部分。假如我们只赞成其中一种理论,而反对另一种理论,那就错了!因为宿命论和自由论这两种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