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2014-04-10 07:43:22)
闲话一点 有一天无聊,就在网上看了两个国内的大教授评说时政,感叹中国的教育现在是崇拜权力而不是崇拜知识,教授都想要行政级别,学生都要做公务员,当然他们不会忘记提醒人这是制度的问题。到现在都还不错,我同意崇拜权力是一个坏东西,必然会造就一大堆跟屁虫和无耻小人。 接下来其中一个就说了个例子,有一个著名大学的校长带着一个70多岁的老教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03-27 07:50:46)
造梦的好莱坞 我以为没有人不喜欢电影,当然,也就没有人能轻看好莱坞,基本上好莱坞就是电影的代名词。当然,这并不是说别的地方就拍不出好电影,比如像“蓝”“白”“红”,欧洲电影在以前的某些时候,曾经是好莱坞学习的榜样。 当然,现在恐怕不是好莱坞的对手了,毕竟好莱坞财大气粗,人才济济,什么样风格的电影都能弄,搞电影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读维特根斯坦(名词和形容词) 首先要强调一下,这里讲的是哲学,并非语法。 名词是一个最让人头大的东西,我们每一句话都有这个玩意,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们大致可以说,哲学最根本的分歧都与此有关,当然,我们就知道这个问题是不可能有一个大家都同意的答案,那意味着哲学就没有分歧了。 在过去的哲学(就是语言哲学之前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4-02-27 07:46:29)
闲侃枪支法律 首先必须强调二个问题。第一,美国各个地方关于枪支的法律是不一样的,我这里讲的是德州。第二,我不是律师,说的不具有权威性,只是自己的理解,当然欢迎大家来扔砖头。这个问题可不能开玩笑,拿枪打人肯定是能上电视的,到时候不能说我听了某某某的,除了使我内疚,在法律上不管用。 我真诚地希望大家来讨论这个问题,有了枪,就应该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读史有感(美国独立战争) 现在有很多人极端推崇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我觉得有很多是言过其实,仔细读读历史,了解背景,就会知道他的所谓“高尚”行为都是有着复杂原因的。 当然,我还是非常钦佩他的,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懂得进退,不逆势而为。这个最大的势就是美国人非常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力,不信任政府。政府和个人,就是一个零和,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1-30 07:20:42)
东部一行 陈实最近顺利得很,毕了业,找到了工作,雇主答应办身份,正在准备文件,前面真是光明一片,于是下决心办一件早就想做事,让父母亲到美国来玩一趟。谁知这就不怎么顺利了,母亲不愿意来。 答复是,年纪大了,不想出门,父亲一个人来就行了。他大概知道原因,母亲不愿意花太多的钱。父母都是一般的学校教师,已退休,谈不上有钱,但也是衣食无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读维特根斯坦(说不出的真理) 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命题总是原子命题的真值函项,”对完全不了解数理逻辑的人来说,恐怕很难理解。我下面争取简单一些话来加以说明。 人是由女人和男人构成的,所以任何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同样,如果人是由朋友和敌人构成的,那么任何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这两句话看起来说的完全不是一个事情,但是,它们的逻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读史有感(越战泄密)(下)
电影看多了的人就可能想政府要给艾斯伯格来一个车祸等等等,但尽管尼克松是最胆大妄为的美国总统,从后来基本弄清楚了的事实来看,根本就没有人这样想过。他们决定用一个老套路,败坏艾斯伯格的名声。 但这件事却是十分辣手,他们有艾斯伯格的全部档案,想得到应该是不少,进入到那个层次的人应该会通过多少检查。但全都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3-12-27 07:57:34)
读史有感(越战泄密) 现在史諾登正闹得沸沸扬扬,这就不得不让人想起越战泄密的主角艾斯伯格(DanielEllsberg),没有他,恐怕是不会有后来的曼宁和史諾登的。 艾斯伯格出生于一个犹太的中产阶级家庭,十五岁时母亲死于车祸,他当时也在车上,昏迷了几天后才苏醒,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是个人才,因为学业和才华,获得了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主修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3-12-19 08:04:40)
戈雅和梵高 我这里讲的只是西方绘画史,更严格地说,是西欧绘画史,因为俄国有非常杰出的大家,如列宾,列维坦,契斯恰科夫,但本文并不涉及他们。也就在同一时期,俄国也产生了世界一流的作家和音乐家,那些名字我想用不着提,人们不会遗忘,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现在仍然是古典音乐会上最经常演奏的作品之一,那是俄国艺术的黄金时代,大概艺术家和鱼一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