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家庭

大家好!欢迎浏览我的博客。
博文
(2007-08-05 11:14:28)
今天是我和先生的结婚纪念日。嫁给他我今生无悔,想起过去的十二年,他我每天爱着呵护着,我感到无比幸福。现在我们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生活一天比一天充实,家中爱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有个家真好,尤其是幸福温馨的家。
希望大家都能幸福快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一贯坚持要自力更生,不要任何一方的父母来长期帮忙做家务带孩子,常住一块儿牙齿和舌头还打架呢,这样可以完全消除矛盾的根源。要想有自己的生活,得自己过,夫妻只能有一对人儿,多加一个就成了外人,总会有摩擦。大家都是成人,脾气谁都会有,但涵养却不一定,再加个人性格,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所受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要想同住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08-05 11:12:37)
其实孩子知识中国人见着喜欢的孩子就想抱。美国人通常不会太靠近对方,生人更是如此。除了表示尊重,还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comfortzone.如果别人靠得太近,会给其威胁感。所以我都很尊重孩子和学生的意愿。不随便更不可强行抱或太靠近他们。如果很想抱抱,可先征求其意见:“阿姨能抱抱吗?”如果他摇头,我会说:“还没准备好,没关系,以后熟了再抱。”孩子虽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4岁以前的孩子即使表面上在一块玩儿,实际上是各玩儿各的,每个孩子脑子里想的专注的是他自己正在做的事。孩子间的对话也是如此。比如两个孩子都在一张桌上画画,其中一个孩子举起画说我画的是谁谁谁,另外一个孩子要么还在画,要么介绍他自己的画而并没有接着前面那个孩子的话说,等于是各说各的。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脑子里只能看见自己,心里想的也是自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他一咬,就把食指顺着他嘴角伸进他嘴里去,把手指朝下稍弯撑着他的牙床,把乳头慢慢弄出来,然后说:“不能咬妈妈,疼。”然后等五秒后再重新开始喂。目的是让他明白要妈妈和吃奶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当然训练过程会比较辛苦,而且要花一些时间,但是孩子很快会明白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很多朋友都问过孩子经常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咱文明社会,五讲四美,一不打,二不骂,于是我磨尖了脑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贴出来大家分享,各位还有什么高招能否也让我借鉴一下。
她吃饭也不是每天那么磨蹭,可只要一磨就轻易磨掉1小时。因此,咱就充分利用时间,反正她坐着东瞧瞧西看看也是浪费时间,我就在饭桌上把英文,数学,汉语全教喽。我告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管孩子有时人越多是越管不好,尤其是大家意见不统一时。我一开始就跟家人(无论是谁)约法三章,我管孩子请他们一概不要插手。我通常会会把孩子带到单独安静的房间谈,以免孩子难堪。但是如果没有条件,其他人要么别出声,要么请换个房间呆,等我调教完了孩子再出来。如果我和他们的爸爸不在,才由委托人代管,这委托人通常是我妈。但是我到美国12年,我妈就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中美观念的区别在于:
1。中国的父母出于极度的爱和关心,对子女无偿提供各种帮助,有人免费帮忙,自然怀孕生孩子能不干就什么都不干了。美国父母则认为孩子成人了,有自己的生活,应该自己处理解决问题,临时的帮忙可以,但不能总依靠父母,应该自立。
2。中国人对怀孕生子有很多忌讳,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美国人都不信,该休息是得休息,但不会因此而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那位学过一些汉语,能听懂很简单的对话,但说不了多少。他自夸学得最好的就是男女二字,免得去中国走错了门儿。他的趣事儿可多了。
有一次,我把长长的头发剪到齐肩处,可在他眼前晃悠了半小时,他老人家也没表个态。我自觉无趣,长叹一声用英文说:“唉,你对我是熟视无睹啊。”他连忙说:“我看着你啊。”我为了不引起“战争”,改为中文说:“看着我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8-05 11:06:58)
六年前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天都还没全亮。五岁的老大就爬起来,跑到我房间来问她能不能下楼。我睡觉最怕别人吵醒,所以不太高兴地说:”唉,大周末的,你起那么早干嘛?下去看会儿书,让妈妈好好睡会儿啊。“于是她轻轻下了楼,可是没过几分钟,楼下乒乒乓乓地响起来,持续了5分钟左右,我实在受不了了,腾地一下坐起来准备下去好好给她上堂早课。这时她一推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