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如水的博客

铁山﹐洞庭,长江, 三水有情;太平洋,地中海,长江河,三水有缘。
博文
(2013-05-22 00:03:56)
纪伯伦语录: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天堂就在那边,在那扇门后,在隔壁的房里;但是我把钥匙丢了。也许我只是把它放错了地方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在黑暗中醒来,另一种则在黑暗中沉睡。
------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里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我是烈火,我也是枯枝,一部分的我消耗了另一部分的我。
OnReli[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ZT)看80年代已在湾区的前辈-乱侃湾区的房产[转自搜美房]作者:海藻先给一点上次89年房崩的经验,当时我已在湾区。好学区如Cupertino,PaloAlto几乎没跌,最低点与最高点持平。LosAltos,Saratoga跌了最多20%左右,Saratoga当时学区一般好,华人不多,很白。半岛Woodside,Hillsborough跌了不少,MenloPark也几乎没跌。大跌的是东湾Oakland到Pleasanton,最多跌了35-40%,SFChronicle曾报道Oakland几个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姑姑在1973年17岁时高中毕业后回乡,由于母亲已在学校里任教,姑姑除偶尔有代课的机会外,全职任教是不可能的,因为队领导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一家人有两个人同时在队里教书。姑姑专心务农,苦干﹑实干和能干让她在1976年二十岁时成了本村首位女队长,负责全村老小近150人口的生计,安排劳力的分工﹑统筹农产的分配和计划来年的耕作,农闲时组织政治学习和带领挖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奶奶看管我们的生活;母亲就看管我们的学习。我们都被母亲早早的带进她的课堂;母亲既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又是我们的校长。老大最早入学,4岁多随班。男孩子们坐不住,晚一点5-6岁入学。老二是母亲在他6岁多强押进教室的,因为他贪恋于跟在邻家大爷后面去山田间放牛。这样老二入学时和五岁多的老三同班同年级,为此老二常常有老三好学带来的小小压力,但老二有课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都是约1至2岁来到奶奶身边。那时的奶奶五十不到,身体好,爱干净,能干麻利,尽心地照顾我们。父亲的工资除去生活费几乎全部用于家里的开销;全家的粮食由母亲上班换来的工分供给,因为母亲那时是民办老师,没工资。爷爷爱抽烟喝酒,人称酒嗲(老家话酒爷的意思),还特爱招待乡邻朋友,喝酒需好菜,所以每月所剩无几不说,奶奶还得把家里省下来的腊肉腊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到1972年时,家里由原来奶奶父亲两个人成了九口之家,爷爷﹑奶奶﹑姑姑﹑父母和我们姐弟四人。虽有不快﹑矛盾和冲突,但坚持同一屋檐下生活在一起,一家人一起欢乐一起愁。我们为我们这一大家人的缘﹑关爱和凝聚而感到温暖和幸运。有缘就有爱,有爱就有缘,心存爱缘在续。解放后奶奶因为是为数不多的识字女性,很快被动员加入解放妇女工作队伍中,从事扫盲和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我们的成长中父亲因为在离家约20里的地方从事教育工作,只有周末和节假日回家,和我们几个小孩相处不多。儿时我们眼中的父亲是陌生和严肃的,在父亲前不敢嬉笑打闹。和父亲打扑克牌﹑相互取笑那都是我们成年后的事。母亲常聊侃刚为人父不久的父亲和稚嫩的我们互动时常令父亲不知所措。母亲说有一次她带着一岁多的老大去参加区集体学习,正好那次父亲也参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八十多岁的奶奶身体硬朗,喜欢操持家务,很不情愿地从厨房被退了休的父亲替了下来。父母分工明确,母亲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用凉水,负责采购;父亲就负责把买回的菜变成可口的饭菜端上餐桌。其实在这之前家里的年饭和重要的客宴也都由父亲掌勺。父母热爱生活,喜欢高朋满座,退休后的父母尤其享受宴请,图得是亲情和友情中的那份热闹。父亲做菜一般不需要帮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1-22 02:47:23)

我们在以色列生活学习了四年半;以色列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犹太人骄傲的是地中海的太阳和他们的智慧。犹太人的智慧像阳光一样发光发热,那里发源的宗教-犹太教﹑穆斯林教﹑基督教以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是犹太后裔)至今深深地影响着东西两方无数无数人的生活,夸张地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哪个文化文明具有这样的深度广度和长度的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11-20 22:30:51)

前门亭的康乃馨,Carnation:温馨!
前门亭的仙客来,Claymen:欢迎仙客翩翩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