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刘晓波是什么人?品德如何?见识如何?有什么背景?柞里子一概不知,仅从网上获悉因参与发起、署名《08宪章》而以“颠覆政权”的罪名被官方起诉。《08宪章》都说了些什么?柞里子未遑阅读故不得知其详,仅从网上获悉其为反对一党专政之类的政治宣言。虽然柞里子对刘晓波案的了解极其有限,相信该案至少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那就是:刘晓波因言论而被治罪。在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4)
或问:哥本哈根会议因何而召开?答曰:因地球出现变暖的趋势而召开。这答案虽然不能算错,却不无失之精确之嫌。何以言之?因为召开哥本哈根会议的目的,并不在于寻求地球为何出现变暖趋势的原因,而仅着眼于如何减缓与遏止地球变暖的势头。内行人或者会嗤之以鼻:原因何须寻求?明摆着是人的因素使之然嘛!确实如此么?那得看如何定义人的因素。定义之一: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数日前,《时代周刊》忽然在网上列出10大二奶的名单。从英王亨利第八的二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二奶、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二奶、英国王子查尔斯的二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二奶、纽约州长斯皮茨的二奶、南卡罗莱纳州长散赋德的二奶、参议员约翰·艾德华得的二奶,一直数到…..数到谁?这人既非王爷王子,亦非国家领袖,甚至也不是达官显贵,却绝对担当得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与巴勒斯坦、以色列的敌对状况不同,以苯·拉登为其精神领袖的基地组织与美国之间没有领土、主权等等实质性的利益冲突。9·11袭击事件因宗教矛盾而引发,原本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苯·拉登及其基地组织并不隐讳这一点,企图掩盖这一事实的是基地组织以外的世界,尤其是9·11的袭击目标美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或民族之所以企图隐讳真相,其理由虽三尺童子亦知之,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0-02 16:34:52)
小时候听长辈说起戏子男师女徒之间的那种事儿。那时候还没有“潜规则”这说法,一概以“恶习”相称。后来“戏子”翻身成了“人民演员”,再后来“人民演员”又演变而为“明星”。名称虽变,恶习不改,终于有一日某好事者以“潜规则”三字归结之。侨居美国之后,看过一场电影,用如今国内流行的话来说,叫做“好莱坞大片”。大片讲的是一个沉醉于明星梦的陋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破烂斯基是什么东西?该死的东西!为何该死?施用迷药强奸幼童的惯犯,被押上法庭之后,对罪行供认不讳,判刑前夕从美国逃往其出生地法国。这样的败类,能不是该死的东西?或问:惯犯二字从何而来?曰:不是惯犯,怎么会随时都有迷药在手,一旦见色起意,立即就能顺手施行?对于这么一个该死的东西,法国人不仅收留之、容忍之,而且一如既往吹捧之为文化明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高人眼中,一切概念都是相对的,祸福也不例外。柞里子是俗人,以柞里子之见,祸福未尝不能是绝对的概念。比如,耶鲁女研究生被实验室工人掐死,在柞里子看来,就绝对是祸而不是福。人死不能复生,对于死者,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对于还活着的,也许可以从中吸取一点教训,从而增强去祸趋福的机会。什么教训?一言以蔽之,曰:“敬鬼神而远之”。所谓“鬼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柞里子于音乐一向无缘,与流行歌曲之隔,如隔山川。对于流行歌手的认识往往获自新闻的报道,而不是得自音的乐评论或者身历其境的感受。对于麦当娜的认识,略有不同。初次见到麦当娜的姓名,记得是在1986年。不是在所谓大报上,也不是在所谓小报上,是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学生办的一份不定期的刊物上。文章是以新闻报道的口吻撰写的,也是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刊登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据华盛顿邮报与ABC电视网络的联合民意调查,美国总统小奥的人气指数自四月以来急剧下挫。相信小奥治国有方者,从四月的60%下跌至如今的40%。反之,认为小奥路线错误者,从四月的48%上升至如今的55%。何以会如此?原因固然不止一种,而关键之所在,无疑在于小奥近期密锣紧鼓推出的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小奥的医疗保险改革究竟为何物?细言之,虽千言万语未必能尽;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前不久杭州闹市区某斑马线上发生一场悲惨事故:一辆宝马轿车将过路行人当场撞死。舆论顿时哗然,矛头所指,越酒后驾车之事实于不顾而指向穷富之分化。何以使之然?坐骑为宝马,肇事人能不是富人?不幸死于车祸者,又恰好是来自农村的打工妹,能不是穷人?富人撞死穷人,能不是穷富分化之结果?柞里子无意否认穷富分化的问题在国内相当严重,倘若不严重,这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