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园的神韵

来源: 2011-07-08 00:27:4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老照片: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园的神韵

中国的高等教育直接照搬西方模式,肇始于清末民初。当位于北京的清华学堂还在致力于培养大批留美预备生之时,在上海由美国教会主办的圣约翰大学,则已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高校之一。

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amuel IsaacJoseph Schereschewsky)将圣公会在上海原来开办的两所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取名圣约翰书院(Saint John's College),是为圣约翰大学之始。圣约翰大学的校园位于上海市区西部虹口区苏州河的一个转折处,其建筑设计结合了中国和西方的元素。

办学初期,该校设西学、国学和神学三门,用国语和上海方言授课。1887年,刚刚受美国圣公会差派从纽约抵达中国传教不到一年的卜舫济(F. L. Hawks Pott)牧师被任为该校英语教习,开始完全用英语授课,使圣约翰书院成为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为此,次年,年仅24岁的卜舫济被提拔担任圣约翰书院院长,并由此一直掌管这间大学,时间长达52年,也由此缔造了圣约翰大学于民国时期在中国教育界的崇高地位。

1892年起,圣约翰书院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且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1905年,圣约翰书院正式升格为圣约翰大学(Saint John's University),并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所大学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1913年,圣约翰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开始招收女生,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个学院(加上后来的农学院)16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许多人毕业后曾对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进程起到过重大影响,如外交家施肇基、顾维钧;政治家宋子文、俞鴻鈞、严家淦、钟士元、鲁平;教育家張伯苓、张建邦;作家林语堂、劉以鬯;作曲家瞿希贤;企业家刘鸿生、荣毅仁、吴舜文等,不胜枚举。

1952年,圣约翰大学也与中国其它的教会大学一样,寿终正寝,被新政府拆分,并入其它高校。其主要部分,即圣约翰大学的文、理两个学院,主要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圣约翰医学院则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后改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不过在2005年又被上海交通大学吞并,成为该校的医学院;至于圣约翰大学的校园,则被鹊巢鸠占,成为新成立的华东政法学院(即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的校区。

尽管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已经面目全非,圣约翰大学时期的风光也不再,但从下面的一组老照片中,还是能重睹其昔日校园之神韵。


圣约翰大学校园濒临苏州河。这是
1920年代圣约翰大学校园一侧的苏州河上的中国船帆景色。


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Pott)照片,刊登于1920年代的杂志上,拍摄日期显然应该是20世纪初年


1897年时的圣约翰书院教师合影。瞧那些中国教师穿戴,长袍马褂,也很潮的,尤其是许多人手中拿的纸扇,类似于今天的什么什么牌的名表,也是身份的象征。


1929年,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带领一队该校学生前往北平燕京大学访问,合影于燕园。


1935年,圣约翰大学校园空中一瞥。


1935年,圣约翰大学的校门。


大约是1925-1930年间的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圣约翰大学在19世纪末建造的校舍。为纪念施约瑟主教,取名“怀施堂”。


1932年,圣约翰大学的主教学楼。不知这是“怀施堂”抑或“思颜堂”?


1932年,停泊在圣约翰大学的主教学楼前的救护车。这个时间,正好是1.28淞沪抗战之时,一家教会医院也因战争的影响而迁入该校,故停在该校的救护车是中国人的,显然是为中国第19路军抗战准备的救护车。


同上,上述救护车所配的中国职员,正在圣约翰大学的主教学楼前忙碌。


1920年代,圣约翰大学的校友日,许多校友拖家带口前来校园欢聚。瞧这些校友孩子的打扮,没实力是无法办到的。


1890年代圣约翰书院的礼拜堂,亦即著名的圣约翰座堂。只是现在这个建筑,没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而是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消失了。呵呵。


1890年代圣约翰书院的礼拜堂内景。


1899年,卜舫济校长与圣约翰书院合唱团的成员在圣约翰座堂门前合影。


1910年代的圣约翰书院礼拜堂。


1917年,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在做早操。现在的大学生,谁还去做这个?如果他们真这么做,按照他们现在的潮打扮,嘿嘿,那一弯腰下来,整个屁股沟都会给露出来。


1917年,圣约翰大学学生在进行足球比赛。体育是当时该校颇为骄傲的强项。


1917年,卜舫济校长在军训官员陪同下视察检阅圣约翰大学的军训队伍。


圣约翰大学有附中。这是1925-1930年间的圣约翰大学附中教学楼。


早在1890年代,圣约翰书院附中学生就开始接受军训,几乎可与袁世凯的北洋陆军小站练兵媲美,只是可惜该校政界、商界和文化界名流荟萃,但却没出什么像样的将军。这是1890年代圣约翰大学的军训。


1917年,圣约翰大学附中的童子军身穿制服,正在圣约翰大学校园怀施堂前列队集训。童子军指挥官是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教授Donald Roberts


Donald Roberts是当时上海工部局义勇军成员。这是1917年时,DonaldRoberts教授和其他四位上海租界的西方人作为工部局义勇军成员,身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制服、手拿来复枪的合影。


1917年,圣约翰大学附中的童子军,在露营帐篷前合影。


1917年,圣约翰大学附中的童子军身穿制服,正在训练。

 完——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日军在亚包要塞的火网防御——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续49)
  • 澄清被俘国军的二个问题——《南太平洋祭》(13)
  • 浙赣会战被俘国军——《南太平洋祭》(12)
  • 新四军和其他游杂部队——《南太平洋祭》(11)
  • 中条山战役被俘国军——《南太平洋祭》(10)